東協成為亞洲最大的外人投資目標 出口金額創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7日發布「東協外人直接投資近況分析」專題指出,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ASEAN,中文亦簡稱東盟)已是亞洲最大的外人投資目標,台灣則為東協的第七大外資來源,投資業別仍以製造業為主。

經濟部表示,隨美中貿易戰升溫,製造商漸漸移出中國,東協受惠轉單及供應鏈轉移效應,帶動2018年出口金額創歷年新高,年增加8.4%;2018年東協國家整體平均經濟成長率為5.2%,高於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3.6%。

經濟部指出,東協已超越中國,成為亞洲最大外人投資目標,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外人直接投資(FDI)2017年東協超越中國,以9.6%成為亞洲最大外人投資目標,2018年占比升為11.5%,其中新加坡、印尼、越南及柬埔寨等4國,吸引外人直接投資金額均創歷史新高。

從投資行業別分析,2012~2018年全球對東協直接投資以金融以及保險業為大宗,占29.2%,製造業占21.5%,批發和零售業占16.2%,前三大業別合計占66.9%。

經濟部表示,台灣對東協的投資是東協的第七大外資來源,排在歐盟、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及韓國之後。經濟部統計,累計至10月我國對東協投資為371.7 億美元,占對外投資25.7%,而台灣對東協投資以製造業為主,占比約在三成,日本及韓國在東協的製造業占比則高達四成。

累計投資的部分,至10月,台灣對星國(新加坡)的投資最多,主要投資金融以及保險業;對越南投資次之,是越南第五大投資來源國,主要投資製造業。

而東協向台灣的進口產品部分,2018年台灣的積體電路在東協進口市占28.5%,排名居首,其中在馬來西亞與泰國等國均居第一;光學元件在東協進口市占率由2012年的1.5%升至2018年的23.8%,主要原因是手持裝置鏡頭大幅成長。【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