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報導,日本、南韓二國經濟已連數月貿易赤字,經濟惡化現象嚴重,深刻反映出中國經濟走緩,在科技需求仍欲振乏力下,亦顯見日韓受到彼此貿易戰的傷害。
日本財務省21日公佈統計數據顯示,日本9月貿易逆差為1,230億日圓,遠遜於彭博調查經濟專家原估順差540億日圓,是連第3個月陷入逆差。
其中,9月份日本出口金額因半導體製造設備下滑12.9%、原動機下滑13.1%及汽車零組件下滑14.7%,令出口較去年同期萎縮5.2%,連第10個月呈現下滑,且減幅高於路透社預估值為下滑4.0%。
9月份日本進口金額也較去年同期下滑1.5%,是第5個月陷入萎縮,原路透社預估值為下滑2.8%。
數據顯示,9月份日本對美國的出口額下滑7.9%,連續第2個月陷入萎縮、對美進口額下滑11.6%,連續第2個月呈現下滑;日本當月對美順差額萎縮3.5%至5,641億日圓,7個月來首度減少。
9月日本對歐盟的出口額下滑0.4%,連續第2個月下滑、逆差額為1,273億日圓,已是連第3個月陷入逆差;9月日本對亞洲的出口額下滑7.8%,連續第11個月減少、順差額則是驟減53.4%,連續第8個月呈現順差。
彭博經濟學家提出看法,展望未來,日圓會走強,因外需走緩IMF會全面性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同樣也持續影響日本出口。
南韓出口因中國銷售及全球半導體需求疲軟,半導體和石油產品出口額分別重摔28.8%、38.4%。南韓10月前20天出口又較去年同期暴跌19.5%。
9月南韓出口已連10個月負成長;10月出口亦相當疲弱,10月前20天南韓出口總額為268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為333億美元,年減幅度已高達19.5%。原期望10月出口轉正無望,還可能出現連11個月頹勢負成長。
據海關數據顯示,南韓面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其出口同樣大幅減少20%、對歐盟出口額減少36.6%、對美國的出口額也減少17.4%,對日出口亦下滑20%、進口重挫30%。
南韓經濟前途茫茫,據南韓產業研究院(KIET)在20日公佈的調查顯示,南韓製造業普遍不看好今年第四季營運。根據KIET調查1051家製造業者,預估第四季製造業經營前景指數(BSI)為87,與第三季相比又再下跌3點,反映出看壞景氣的企業仍佔多數。
今年7月,南韓央行3年來首次宣佈降息1碼;8月如市場預期採觀望態度。10月16日南韓央行再將7天附買回利率從1.50%調降至1.25%,追平歷史低點。【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