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9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等機構,未經取得民眾和立法單位同意,逕以各州管理駕照資料庫中的照片作為臉部辨識系統的數據比對,引起國會議員抨擊並表示此為一種危險且錯誤率高的滲透式監控。
報導資訊源自美國智庫「喬治城隱私與科技法律中心」研究員申請公共紀錄,取得執法單位2014年至2017年內部文件、電郵及數以千計臉部辨識的搜尋要求,發現聯邦調查人員在未獲得當事人同意或立法機構允許,直接掃描多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資料庫中數百萬人的駕照照片,作為臉部辨識搜尋系統和監控機制,以利追蹤輕罪嫌疑犯,且調查人員僅郵件通知地方機構即可執行搜尋動作,無需透過正式管道申請。
此外,美國政府責任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也表示,目前全美包含德州、賓州等在內計有21州同意允許FBI掃描DMV資料庫中的駕照照片,而佛州、紐約等則尚在與FBI進行協商。而據統計資料顯示,地方政府、州政府與聯邦政府的資料庫總計儲存了超過6.4億張的臉部照片,FBI自2011年以來已進行過39萬筆搜尋紀錄,但幾乎從未回報搜索目的、目標或搜尋準確度等資訊。
此事已引起美國議員抨擊,聲明美國國會及各州州議會從未授權執法機構建置臉部辨識搜尋系統,民眾也並未簽署同意其使用個資或照片資訊,嚴重侵犯守法公民的隱私權。美國民間非營利組織「政府監督計畫」的顧問拉佩盧克也直指此監控工具是一套「先監控、之後才尋求許可」的系統。但FBI副助理局長格雷考(Kimberly Del Greco)上月在國會聽證會上發言卻指稱,臉部辨識科技在維護公民自由及安全上至關重要。【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