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中貿易戰的摩擦持續,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進行更多限制。根據彭博社報導,至今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貿易戰都集中在打擊進口上,不過川普還有新武器 ,技術出口管制。彭博社指出這是比關稅更為強大的武器。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正研擬相關法案,加強審議美國公司對外技術輸出,以阻止中國獲取關鍵技術;並指出美國正考慮將包括海康威視等五家中國製造先進監控設備的公司,以涉嫌侵犯新疆人權為由納入黑名單中。
美國商務部自去年以來便一直與相關商業團體討論如何定義管制清單,而相關的討論可望在數週內達成結論。而美國商界則擔心過於廣泛的出口限制將會對美國產業造成衝擊。
而政府鷹派正在推動新興技術的出口限制,包括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3D列印的技術出口,新法規還可能限制公司聘僱外國工程師及科學家在「受影響」國家工作,以防止技術外流。
這相當符合目前川普的國策,「經濟安全即國家安全」,簡單來說,美國利用經濟工具,如針對中國在美國的投資進行更為嚴格的安全篩選或金融制裁,來實現其他政策目標,例如孤立伊朗和委內瑞拉政府,以及保護美國國家安全與產業。
美國國會去年通過了一項由白宮推動的法律,要求商務部更新出口管制制度,以包括“新興”和“基礎”技術,多年來美國一直對核子技術,通信和網絡安全設備,雷射及太空武器進行管制,去年11月商務部列出的14類新興技術包括生物技術,先進監控系統和機器人技術等領域。而報載美國已將其重點範圍縮小到三項新興技術:人工智慧,量子通訊及電腦技術以及3D列印等技術。
一些美國企業擔心出口管制的威力過於強大。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谷歌(Google)和微軟(Microsoft)等公司擔心它可能會阻止它們在市場上競爭,同時降低美國的創新能力。微軟在向商務部提交的一份書面材料中指稱,過渡限制可能會使美國無法參與許多國際研究合作,可能會阻礙美國的利益。
監督美國克林頓政府出口管制制度的芮恩希(Bill Reinsch)表示,在不扼殺創新的同時,實現保護國家安全的平衡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而研究人員警告說,對美國科技出口限制的影響在五年內將使7.4萬個工作機會及高達560億美元產值受到影響,並可能破壞經濟的原動力。
而中國對美國行動的反應日益尖銳,包括上週在中國電視上播放抗美援朝影片,並在評論中提及「長征之旅」,並要求學習毛主席選集,都似乎試圖將經濟壓力轉換為國內民族情緒。美中兩大貿易之戰,短期內似乎尚無終止。【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