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鐘擺效應 委內瑞拉正式退出美洲國家組織

委內瑞拉馬杜洛總統27日公開表示,「美洲國家組織是一個不遵守民主原則和國際法的干涉他國內政組織,是美國政府的殖民部門」、「我們和美洲國家組織說再見,並且永遠不會回來」、「委內瑞拉不會成為任何帝國的殖民地」。

委內瑞拉自從在1922年挖出石油之後,就由農業國家轉型成為石油輸出國家,人民從此過著依靠石油輸出(出口收入占全國76%)的有錢好日子,甚至國民平均所得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差不多。

在1988年的總統大選,委內瑞拉決定放棄其它工業的發展機會,並宣稱要建設「21世紀的社會主義」,其中包括提供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大量建造免費住房給窮人住;在大力推行石油產業國營化的同時,並把私營和外資大型企業通通收歸國有,造成執政當局的商業信用破產,走向專制、獨裁與腐敗之後,就再也沒有跨國公司敢去委內瑞拉進行商業投資。

在2008年國際油價從150(美元/桶)崩盤到40(美元/桶)以下之後,委內瑞拉的國內經濟就出現即刻的危機,依靠石油輸出的收入再也支撐不了既有的經濟體系,並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各項基本物資短缺醫療、教育、供水、供電和交通運輸都完全停擺。

近年來對於拉丁美洲進行政治研究的專家表示,大約每隔20年拉丁美洲之中會有國家,發生在民主制度和威權體制之間變化的「鐘擺效應」。這些拉丁美洲國家在民主體制下,若經濟發展不順利或是社會結構不穩定的狀態下,將會導致威權體制出現並取得執政權力,而威權體制在面臨先進國家的外交與經濟衝擊之後,可能會產生政權交替或轉移的事件,因而改變回到民主制度之下。【記者 陳立基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