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新法 聯合國呼籲廢除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與人口基金4日聯合發表聲明,敦促汶萊政府廢除新近生效的“有害的歧視性”刑法條款;表示法律應基於事實、維護人權,而非將特定群體認定為非法,使其處於暴力和歧視之下,阻礙其獲得應有的醫療服務。 

汶萊於4月3日生效的最新刑法修正案規定,同性性行為、婚外性行為及非婚生子行為可能將被判處死刑,其中男性之間的性行為可能被處以“石刑”。 

愛滋病規劃署與人口基金表示,該條款違反了多項人權原則,侵犯了百姓免受折磨,以及免遭殘忍、不人道和有辱人格待遇的權利,將對全面健康和福祉造成嚴重的負面後果。 

人口基金執行主任加奈姆強調,「每一個人都擁有免遭暴力、迫害、歧視和汙名化的平等權利,不應以任何理由受到區別對待。人權是人人普遍享有的權利,文化、宗教、道德信仰和習俗,以及社會觀念,都不能用來作為侵犯任何群體人權的理由,無論其性別或性取向如何。」

去年12月,汶萊政府呼籲加強針對愛滋病毒感染人群和高危人群的資料收集,以便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兩家聯合國機構表示,昨天通過的最新刑法將削弱上述積極措施所帶來的成果。 

汶萊是位於東南亞的穆斯林國家,該國此前的法律就禁止同性戀行為,最高判罰為十年監禁。 

此次的刑法修改在全球引發廣泛爭議,聯合國人權高專巴切萊特、五位人權專家以及多國政府紛紛發表聲明要求對這一條款予以取消。美國影星喬治·克魯尼與英國著名歌手艾爾頓·約翰等知名人士也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作出批評,並呼籲民眾抵制汶萊蘇丹哈桑納爾所擁有的豪華酒店。 【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