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為太空超級強權

印度1日首次用一支火箭單次升空,就把29枚國內外衛星分別送進3個不同的軌道,建立廉價有效運載衛星的商譽。這是繼3月27日成功發射反衛星飛彈,摧毀1枚在太空中的低軌道衛星,成為全球第4個擁有擊落衛星能力的國家,使得印度躋身太空超級強權。

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表示,印度擊毀的人造衛星繞地球高度僅300多公里,低於國際太空站及其餘多數人造衛星的軌道高度。由於炸毀過程該系統動能增加,目前已知有24件碎片高度達到國際太空站頂端上方,近期可能構成嚴重威脅,不過他也強調,近期若未發生嚴重碰撞,此風險將隨著部分碎片進入大氣層後燃燒殆盡而下降。

3月27日印度進行反衛星導彈試驗,成為繼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之後擁有反衛星武器能力的第四個“太空力量”。1日發射的29枚衛星中,其中有一顆是印度軍用情報衛星;有兩顆衛星來自立陶宛、瑞士,將被用於“物聯網”或將物理設備連接到網絡。

印度表示,預計到2022年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將花費不到14億美元,表明它可能比美國和中國的類似項目便宜。2014年印度無人駕駛火星任務的發射成本為7400萬美元,僅為美國航天局NASA在MAVEN Mars任務中花費的6.71億美元的一小部分。印度開拓了在太空中低成本的選擇。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對國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啟動表示祝賀,並指出他的政府正致力於提高公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尊重。但是批評人士認為,印度正在開發的技術是朝著太空軍事化邁進的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步驟。【記者 林如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