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前的"I amsterdam"巨型城市標誌已經消失,曾經吸引大量觀光客打卡拍照的知名地標,現在遊客再也找不到了。2018年12月阿姆斯特丹政府移除這個廣受觀光客喜愛的熱門地標,因為觀光客已造成阿姆斯特丹這個城市沉重的負荷。
根據外電報導,阿姆斯特丹人口只有85萬,2018年卻有1900萬遊客造訪,迄今觀光人數持續成長,市長霍爾塞馬(Femke Halsema)預估,2025年將達2900萬遊客量。即便是旅遊淡季,依舊有絡繹不絕的人潮。大量的遊客更喜歡到訪紅燈區,參觀情趣用品店、酒吧,也喜歡觀看妓女招客的透明玻璃櫥窗。
當地居民面對大量觀光客造成的各種噪音,酒醉嘔吐的遊客,感到非常的困擾,很多當地人紛紛搬離到較安靜的街區。2018年夏天,阿姆斯特丹通過一系列措施,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由於有些遊客行為非常惡劣,在公共場所便溺,酗酒等,阿姆斯特丹提高這些輕微犯罪的罰款,當事者須當場繳交罰款,以免被送入警局。
阿姆斯特丹實施"城市平衡"(City in Balance)策略,停止建設新酒店、售票處、紀念品點。觀光客船的停泊點移出市中心,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Schiphol(史基浦)也開始管制觀光人數。也積極取締Airbnb和Booking.com網路平台上的私人出租。依規定屋主一年只能透過該類平台,出租房間不超過30天,也考慮某些街道禁止經營民宿。阿姆斯特丹副市長發言人埃爾(Vera Al)表示,當地居民快覺得自己變來外來人了,因為只有來來去去的遊客,卻沒有固定的鄰居。當地居民與市政府聯合發起(I live here)運動,以巨幅標語掛在門窗上,提醒遊客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在阿姆斯特丹如同在自己居住的城市。
此外去年夏季,阿姆斯特丹發起"享受並尊重"運動,希望遊客尊重這個城市及居民。當上網找尋阿姆斯特丹狂歡景點時,這個運動會出現在搜尋結果中,同時也張貼海報在市中心、機場、大眾運輸,並在熱門景點設置電子牆提醒。【記者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