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埃及聖䴉數量過多 林務局擬用空氣槍射

30年前某樂園引進埃及聖䴉作為觀賞鳥,由於逃脫了6隻,便開始在台灣西半部快速繁殖,至今已有約上萬隻,嚴重影響到台灣許多原生物種及其他鳥類生存,為了遏止暴增的數量,林務局今年除了移除蛋外,也計畫以空氣槍射殺來減少數量。

埃及聖䴉被歐盟列為百大入侵物種,原產在非洲、中東地區。嘉義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今天受訪指出,近來在嘉義縣東石地區發現龐大的埃及聖䴉繁殖巢區,估計約有2500隻以上,且所孵的蛋至少有5000顆。

林務局保育組說明,埃及聖䴉因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就算嚴冬缺乏食物,牠們還會靠吃垃圾充飢、搶奪其他鳥類食物資源,且埃及聖䴉的棲地和食物鏈多和台灣其他鳥類重疊,引發食物資源及棲地競爭,在台灣可說是幾乎沒有天敵,使得台灣原物種的生存受到擠壓。

林務局表示,自107 年度就已經開始對埃及聖䴉的生殖管理行動,去年 9 月起,在台灣多地移除多顆埃及聖䴉的卵及幼鳥,然而埃及聖䴉頑強的生殖能力使其另闢築巢點,因此今年將訓練約2、30人員使用空氣槍,預計將以空氣槍試辦成鳥防治作業,為此,林務局曾與動保、保育團體及相關專家學者及鳥會討論,各方皆對防治埃及聖䴉達成共識。

雖然此計畫被批評不人道,但是保育組表示,該物種短期內要移除很困難,更對台灣原生物種有極大影響,若不處理,對台灣生態會恐會有嚴重衝擊,而且在國外都是使用空氣槍,保育組強調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