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退出《中程飛彈條約》 制衡俄中武器擴張

美國總統川普20日證實,美國將退出美俄雙方在1987年簽訂的《中程飛彈條約》(INF treaty),以反制蘇俄違反條約繼續發展新武器的行為,並阻止不受條約拘束的中共擴充重軍備的威脅。但俄方痛批,美國此舉暴露美方企圖獨霸全球的野心,將迫使全球重回冷戰對峙狀態。

具有30年歷史的《中程飛彈條約》,是由美國總統雷根與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 1987年12月8日在華府所簽署。條約規定雙方銷毀所有射程介於500至1000公里短程飛彈、與射程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飛彈。截至1991年5月,兩國共銷毀2692枚飛彈。川普指責俄國多年來仍持續發展陸基飛彈系統,違反條約威脅到歐洲,為了抗衡美國將退出條約,繼續發展飛彈與核武,直到俄、中雙方放棄核武擴張為止。

近幾年,由於中國不受《中程飛彈條約》約束,間接使得中國成為冷戰末期,相關類型飛彈的最大供應國,且中國又全力在西太平洋區域部署武器,擴展其主導權,威脅到受條約所困的美國。美國唯有退出條約,方能順利發展新型飛彈與核武,儘管需時數年,但美方擬改良現有的戰斧飛彈成為陸基模式,部署在亞洲日本、關島等地以為抗衡。 

美國核武專家克利斯坦森表示,《中程飛彈條約》的瓦解可能將在歐洲等地開展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俄羅斯議員普什科夫透過推特表示,美國此舉是繼2001年美國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後,對世界戰略穩定體系再一次打擊,可能導致世界重回冷戰的局面。中文版《德國之聲》報導則指出,美俄雙方雖受條約制約,但這些年來雙方所銷毀的飛彈數量,其實只占美俄兩國全部核武器量的3~4%而已,目前美俄兩國依舊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核武霸權國。

雙方於1987年簽訂時,因當時只有美國和蘇聯簽署了相關禁武協議,間接使得中國成了冷戰末期全球唯一能出口相關類型飛彈的國家,此次川普決定退出,一部分原因正是欲反制中國正不受約束、大力研發和部署相關武器,已威脅到美國的安全。

《INF》簽署後限制美國和蘇聯在全球範圍內,部署有核子打擊能力的中程和中短程飛彈的能力。規定兩大強權需全部銷毀所擁有射程介於500至1000公里的短程飛彈,以及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飛彈,雙方都具有就地查核的權利。【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