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黨選舉頻頻失利 梅克爾政權告急

德國於14日在巴伐利亞邦舉行地方議會選舉,這次總理梅克爾執政聯盟的保守派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空前失利,不僅痛失長期把持的過半多數優勢,也是60多年來首次跌破40%,對總理梅克爾的大聯合政府來說,無庸置疑是個重大打擊。德國媒體指出,大聯合政府現在正面臨存亡關頭,甚至有可能是梅克爾提前結束第四個總理任期的「前奏」,梅克爾則承諾一定會竭盡所能的贏回民心。

梅克爾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督教社會聯盟、社會民主黨(SPD)共同組成的執政聯盟,自去年國會大選後便頻傳政治危機,並坦承被「柏林當局的糟糕表現」拖累,反而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首度在巴伐利亞邦議會攻佔席次。

在德國政治光譜上原屬中間偏右派的基社盟失利,與其選戰的策略有關;不過近期的觀察,基社盟有意進一步「向右轉」,發出近似民粹主義的聲音,希望藉此搶占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席次。然而其策略並未成功,反而使不少原支持者的選票流向主張接納難民、倡導環保的「綠黨」,而標榜「梅克爾必須下台」、「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去年成為第一個進軍聯邦議會的極右派政黨,而如今已在十五個邦議會取得席次。

對於今年一連串政策危機,不少分析家認為,原因之一是CSU與CDU這兩個梅克爾領導的黨派,經常產生內鬥,兩黨主要的分歧在移民議題上,CSU立場較為強硬, CDU則主張多有衝突,兩黨數度吵到幾近「白熱化」的程度,導致梅克爾的聯合政府搖搖欲墜。

另外的風暴核心則是,今年7月,CSU主席、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他嚴詞批評梅克爾的移民政策,並要求遣返「二次移民」,即已在其他歐盟國家登記後來到德國的移民,試圖將CSU向右調整。梅克爾則堅持要求達成歐盟層面的解決方案,不同意單方行動。澤霍費爾曾一度揚言率CSU退出執政聯盟,幾導致政府垮台。

民調顯示,梅克爾執政聯盟可能在28日的黑森邦(Hessen)地方議會選舉再次失利,這兩次的結果也意味聯盟黨在該邦根基動搖,黨團在聯邦議會氣勢也會弱化。如果不儘速檢討並且調整政策,梅克爾恐怕無法在12月連任CDU的黨主席,而其第四次的總理任期便會提前結束。【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