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洋上的知名觀光勝地島國馬爾地夫,當地時間23日舉行總統大選,結果由代表在野勢力的馬爾地夫民主黨(MDP)籍資深國會議員索里(Ibrahim Mohamed Solih),當選第3屆民選總統。而現任過度傾中的總統雅門(Abdulla Yameen),在不論是外交和內政的作法都飽受批評的狀況下,使得這場暗藏印度與中國兩大強權角力的總統大選,全球矚目。
勝出的索里獲得13萬4616票,支持率近59%;而雅門只拿到9萬6132票。索里支持者23日晚間擁向首都馬累(Malé)街頭,高呼索里的綽號「Ibu,Ibu,Ibu」。索里也激動表示,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現任總統雅門則在24日於電視直播上坦承敗選。
雅門的宣布敗選並承諾順利過渡政權,讓國際鬆了一口氣,原本擔憂他可能不會接受意外的選舉結果而引發動亂,因為在選前1天,他還下令抄索里的競選總部,操控選舉的奧步傳聞不斷。
原本尋求連任的雅門在過去5年任內,在內政上為打壓政敵,逮捕前總統和最高法院法官,解散國會以及限制旅遊,造成政局不安,重創國家重要的觀光收入來源;在外交上,將國家7成的債務交在大陸手上,更讓中資幾乎全面整控基礎建設和部門;種種作法,讓執政黨在選前早就大失民心。《華爾街日報》報導,選舉的結果與馬來西亞近期發生的事件相同,那就是馬爾地夫人民拋棄一個可能將國家帶往被中國操控命運的政府。
在選舉結果公布後,印度是最早向索里表達祝賀的國家,因為索里是親印派代表;印度外交部盛讚索里的當選是民主力量的勝利,總理莫迪還親自打電話向索里道賀。此次馬爾地夫的選舉結果,被視為中國在印度洋群島上的潛在挫折。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中國政府近年除了藉由一帶一路提升國際影響力,連帶的提供鉅額借貸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印度洋周邊國家,並協助他們建設大型基礎設施、租用港口,目的即是為了提升在印度洋的戰略地位及經貿影響力,此舉令印度相當感冒。【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