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總統接見 環團遺憾未見突破

蔡總統15日接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民間團體代表,討論焦點為深澳電廠爭議及中油擬在觀塘工業區闢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案;環團建議以發展地熱發電取代燃煤,天然氣接收站「迴避藻礁方案」應改為「異地建站」以維護藻礁生態,總統均指示經濟部研議。守護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會後指出,總統相關回覆跟過去中油、經濟部等行政部門回應幾乎一致,此次會面似乎沒有突破之處,對此表示遺憾。

全國NGOs環境會議已連續舉辦15年,歷年於會議結束後,環團都會將討論結果送至總統府,歷任總統也都予以接見。蔡英文總統15日邀環團至官邸,各部會首長也都與會,討論並統整過去1年的環境議題以及年度新議題。此次NGOs會議中,由於所有環團代表票選以大潭藻礁獲得最多關注,因此在會見總統時,也是討論最多的議題,故原定進行1個半小時的會議,延長超過1小時,在下午5時30分左右才結束,也是有史以來接見時間最長的一次。

為達到能源轉型目標,中油擬在桃園觀塘工業區闢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不過因為當地擁有如柴山多杯孔珊瑚等豐富的生態,因此環保團體抗議,認為不該在此開發。守護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即向總統表示,中油現在所提的「迴避藻礁方案」不是好的策略,並不是真正的雙贏方案,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異地建站」。他也提出,總統曾寫下藻礁永存,希望總統4月28日可以一起前往凱道守護藻礁,總統蔡英文允諾,如果有時間的話會出席。不過對於潘忠政所提是否能給予一個開聽證會的機會,讓所有事證可交叉比對,總統當下並未允諾,只表示還要跟幕僚交換意見,會請各部會提供相關問題及資訊,慎重考慮。

此外,另一關注議題是深澳電廠爭議,代表台灣環保聯盟出席的高成炎就提出,應該要積極發展地熱發電,取代目前燃煤的深澳電廠。而台灣水資源聯盟代表也提出空氣汙染問題,例如石化業等汙染產業;總統則指示經濟部研議地熱發電,並表明其對於位在高雄的高汙染石化產業政策,指示中油將工廠移往南亞等海外地區。

守護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會後指出,他觀察蔡總統平常沒有時間去關注這些事情,因此,從今天的回答中可以了解,總統的資訊大部分仍來自這些行政系統,例如對從台中接另一條海管到大潭之建議,總統的回覆跟過去公部門一致,像是:「管線太長」、「有安全疑慮」等等,因此他認為這次會面似乎沒有突破之處,也對此表示遺憾。【記者 陳聲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