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暖化升溫3.2°C 亞馬遜50%物種逃不過滅絕

世界野生動植物基金會(WWF)、東英吉利大學和詹姆斯庫克大學合作,研究在全球35個自然生態最豐富地區中氣候變遷對近8萬種植物和動物的影響,發現若不積極因應氣候變遷,超過一半的野生動植物,可能因溫度上升而在本世紀末面臨滅絕。

學者探討三種不同的氣候變遷情境:氣溫上升2°C(巴黎氣候協定中規定的上限)、上升3.2°C(本世紀末升溫預測)以及上升4.5°C(碳排放持續上升的結果),若全球平均氣溫升高4.5°C將對植物和動物造成毀滅性影響,亞馬遜面臨植物物種減少69%的風險;升溫3.2°C則可能導致亞馬遜流失幾乎50%的動物物種在馬達加斯加,大約60%的物種瀕臨滅絕 ,在非洲南部的米揚博林地,則有高達80%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

另外,氣候變遷導致平均氣溫升高和天氣不穩定等現象,地中海、馬達加斯加和阿根廷塞拉多—潘塔納爾的降雨量會明顯減少,這可能影響非洲象的水源供給,牠們每天需要喝約150-300升水。而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印度和孟加拉海岸線上世界最大的蘇達班紅樹林,即重要的老虎繁殖地。

主要研究者、UEA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華倫(Rachel Warren)教授表示,如果沒有氣候政策,50%的物種可能會從這些地區流失,但是如果全球暖化可限制在工業化前以上2°C內,這個比例可降至25%。【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