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表示,北大西洋極為活躍的颶風季、印度嚴重的季風洪水以及非洲東部部分地區持續的嚴重乾旱,使2017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極端氣候導致災害損失高達3200億美元,成為最多的一年。
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聲明指出,2017年是有紀錄以來三個最暖年份之一,也是未受聖嬰現像影響最暖的年份;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溫度約高1.1°C。2013-2017年的全球五年平均溫度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五年均值。世界上九個最暖年份都是自2005年以來發生的,五個最暖年份是自2010年以來出現的。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表示,在過去的二十五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從360 ppm增加到超過400 ppm。它們在今後數代仍將維持在這一水準之上,使星球變得更暖,發生更多極端天氣、氣候和水事件。
過去80萬年的大氣CO2直接測量值是在180至280 ppm之間自然變化的,如今400 ppm超出了幾十萬年來的自然變率。
2017年是氣候造成的高經濟影響災害尤為嚴重的一年。慕尼克再保險公司評估2017年天氣和氣候相關事件造成的總災害損失為3200億美元,是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年度總額。
在溫暖的海面溫度的推動下,北大西洋颶風季節給美國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並使多明尼加等加勒比海島嶼數十年的發展成果毀於一旦。據美國國家環境資訊中心估計,颶風“哈威”、“艾爾瑪”和“瑪利亞”給美國造成的損失總額為2650億美元。世界銀行估計颶風給多明尼加造成的損害和損失總額為13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2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氣候影響對脆弱國家的打擊尤為嚴重,它警告說,溫度升高1°C將大大削減許多低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率。
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資訊,自1980年以來,高溫相關疾病或死亡的總體風險在逐步攀升,目前世界上約30%的人口生活在每年至少20天可能造成致命溫度的氣候條件下。
2016年,天氣相關的災害造成了2350萬人流離失所。與往年一樣,這些在本國流離失所的人,大部分都與洪水或風暴有關,並發生在亞太地區。
在乾旱和糧食不安全的情況下,索馬利亞國內出現了持續大量流離失所現象。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聯合國難民署記錄到有89.2萬人因乾旱而流離失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畫署的資料,截至2017年6月,索馬利亞超過半數的耕地遭受旱災,而且由於死亡率增加和抵押拍賣,自2016年12月以來,牲畜減少了40-60%。
洪水影響了農業部門,特別是在亞洲國家。2017年5月的大雨在斯里蘭卡西南部地區引發了嚴重的水災和滑坡。
2017年全球海面溫度略低於2015年和2016年的水準,但仍位列有紀錄以來的第三最暖溫度。衡量海洋上層至2000米深海洋熱量指標的海洋熱含量在2017年達到了創紀錄新高。澳大利亞東海岸近海連續第二年高於平均海面溫度,導致大堡礁出現了嚴重的珊瑚白化。
近幾年來,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幾乎所有各個分量值都在上升,特別是極地冰蓋的融化,主要是在格陵蘭以及較小程度的南極洲。
2017年9月至12月,格陵蘭冰蓋的冰量收支變化接近平均值。儘管該年總體冰量有所增加,但只是略微偏離過去二十年的趨勢,而自2002年以來,格陵蘭冰蓋的冰量損失約為3.6萬億噸。在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北半球積雪覆蓋範圍接近或略高於1981-2010年的平均值。【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