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26日舉行新舊總裁交接典禮,新任總裁楊金龍今日正式上任。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監交致詞強調,彭總裁過去20年來,以專業、務實及毅力,穩定台灣經濟發展,今年元月,榮獲權威的中央銀行出版公司(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 CBP)終身成就獎的榮譽,這證明彭總裁不是政府過客,而是國家棟樑,值得被永遠懷念。
施副院長指出,新任總裁楊金龍憑著過去試煉和成績,說明他有承先啟後的本領,在瞬息萬變,國與國連動緊密的年代,能領導央行為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奮力打拼,用開創的膽識掌握新機,用臨淵履薄的謹慎,固守台灣家業。
施副院長表示,20年來,彭總裁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體驗了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以及全球金融海嘯;面對921震災、SARS,及2006年的本土金融危機。央行準確因應提供金融市場充裕的流動性,有效地穩定外匯市場,使台灣縮小經濟創傷,也減短等待復甦時間。
施副院長強調,彭總裁在過去20餘年的成就,包括他上任時,我國人均GDP是12,840美元,現為24,331美元,國民所得成長1倍;台灣貨幣供給(M2)自16.3兆元成長至42.7兆元,達2.6倍,擴大我國總體經濟規模;此外,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變動,平均每年僅0.89%,物價穩定有利於民生經濟。
隨後,施副院長介紹新任楊總裁時指出,新任楊總裁為英國伯明罕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央行經濟研究處研究員、央行駐倫敦代表辦事處主任、業務局局長與副總裁等職,歷練完整。
楊總裁在副總裁任內,督導外匯管理,擬具兼顧投資安全及流動性的投資策略,有效提高外匯收益;督導建置「外幣結算平台」,並促進國內支付系統國際化,便利民眾、企業及金融機構的匯款和資金調度。對於美國財政部每年發布的匯率政策報告,也是楊總裁率領同仁與美方積極溝通台美經貿和新台幣匯率政策,所獲得具體成效。
卸任總裁彭總裁表示,個人在央行服務達43年9個月,在銀行業服務長達51年5個月之久。第一個工作是銀行員,最後工作也是銀行員。感謝長官給我機會為國家服務,也感謝各位立委的支持,讓央行理事會能依央行法的規定行使職權。感謝同仁的共同努力,達成央行法賦予的任務。能跟專業又敬業的各位同仁一起工作長達數十年之久,是個人平生最大的榮幸!謝謝大家的合作以及包容,相信過去約1萬6千個工作天的共同努力,將是你我未來美好的回憶!
新任總裁楊總裁表示,未來央行所面對的環境仍然充滿挑戰;全體同仁一定會繼續努力。首先,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仍持續在進行;不但影響實質面的供應鏈,更影響貨幣金融面。特別是,以過去的經驗顯示,資本移動不只困擾小型開放經濟體的金融穩定,甚至是若干新興市場發生危機的導火線。因此,未來如何妥適因應資本移動對匯率、利率,以及對金融穩定的衝擊,仍然是很大的挑戰。
再者,近年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雖然目前金融科技對政策的影響不大,但未來的發展可能改變金融中介營運模式,甚至整個金融產業的結構;另外,對支付產業的基礎設施,乃至貨幣政策傳遞的有效性,都可能產生衝擊,進而影響貨幣穩定與金融穩定。
未來,央行將以開放的態度接納新創意和新需求;除將密切關注金融科技所可能的挑戰外,也將善用監理科技來強化總體審慎監理,透過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協助行更有效地預測和分析經濟金融狀況。另外,也將嘗試以分散式帳本技術,來尋求提升支付系統的安全與效率的可行性。【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