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年終記者會 領台灣克服困難、邁向高峰

蔡英文總統29日出席「2017總統府年終媒體茶敘」,並發表年終談話,針對國防自主、國際經貿戰略、踏實外交、經濟產業轉型等各項改革,向國人說明政府施政作為與成果,並宣示帶領台灣克服困難、邁向高峰的目標。

總統表示,今年的年終記者會特別選擇在中科院舉辦,這裡是台灣國防科技的重鎮,凸顯我們強調國防自主,捍衛台灣民主的雙重決心。台灣身處在一個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中,中國在區域內軍事擴張越來越明顯,這可以從解放軍頻繁的機艦活動中,看出端倪。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東亞海域跟南海領土的爭議,讓這個區域的態勢變得更加複雜。

所以,如何在區域及全球的眾多變數當中,找到台灣的定位和出路,是我最努力的課題之一。這就是我一直強調國防自主的原因。現場兩架模型機,一架是我們自主研製的「騰雲機」,它具有偵蒐多功能的無人機,即將開始量產。另一架則是新式高教機,透過中科院和本土廠商自研自製,2020年一定會如期首飛,這將是我們「國機國造」的關鍵一步。接下來每一年的國防預算,會在合理的範圍內穩定成長。

在國際經貿戰略上,台灣的戰略「新南向政策」,就是重點突圍的「亞洲區域戰略」,這個政策已經獲得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的迴響。過去一年多來,在貿易、投資、觀光、以及文化等領域上,我們加強了跟各國的交流合作,也大力推動資深官員互訪、以及各領域的雙邊會談,並且積極簽署各項備忘錄和合作協議。未來一年,會在既有的合作基礎上,發展和新南向國家的策略夥伴關係。

要維持區域的和平與繁榮,兩岸關係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請國人同胞放心,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走回在國民黨威權時代,不相往來的老路。台灣向區域、向世界做出的有效承諾,維持現狀是我們不變的立場,我們會善盡區域安全的責任,不卑不亢,穩住兩岸,走向國際,這是全體台灣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我的使命。

我和陳建仁副總統上任以來,代表中華民國總共出訪五次。在世界上的許多角落,看到台灣的技術團、醫療團和外交人員,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不論產業創新、永續發展、或人道救援等,台灣都積極參與、全力以赴。台灣是國際社會中一個有意義的存在,這就是「踏實外交」,這就是台灣的力量。

全球景氣正在好轉,政府要把握這一波景氣復甦,加速推動下一個世代的基礎建設,加速國內產業結構的轉型。「5+2產業創新計畫」有不錯的表現,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已經增加一倍。離岸風電的政策也得到全世界綠能業者的關注,2020年以前,將獲得超過2500億元的國內外投資,台灣正在變成全世界綠能企業的投資對象。

此外,透過「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傳統產業也在轉型。許多傳統的工廠,開始導入智慧製造,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高薪的工作,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同時,政府也訂定「攬才專法」,招募更多優秀的外國人才,修改「產業創新條例」,給新創產業更多發揮的空間。接下來還要推動稅改,和修改「公司法」,讓整體經濟環境更有競爭力。

經濟產業的轉型,不只是將過去停滯、落後造成的差距追趕回來,也要進行更前瞻的的布局和調整,政府將全方位調整、改善經濟及產業的體質和結構。只要我們有決心,就一定可以讓台灣的經濟脫胎換骨,再次創造台灣經濟奇蹟。[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