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多管齊下改善空氣品質 保障民眾健康

空汙大遊行於昨(17)天在台中及高雄兩地舉行,對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18)日表示,政府深刻感受民眾對空氣品質改善的殷切期盼,在14日通過「空氣汙染防制法」修正草案,希望從工業源及交通源等多管齊下,改善全台灣空氣品質,以保障民眾健康,達成提升空氣品質的目標。

徐國勇指出,空氣汙染來源眾多、成因複雜,因此空氣汙染防制措施應多管齊下;行政院已盤點全國前30大汙染源,主要為國營事業等鋼鐵電力石化業者,以全國排放量資料分析,顯示國營事業排放量大,應列為優先評估可再減量對象。另行政院積極推動清淨空氣行動(14+N),透過跨部會合作,優先推動國營事業空氣汙染減量。

另針對移動汙染源造成的汙染排放,徐國勇指出,中央與地方積極推動汰除二行程機車、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及電動蔬果運輸車,並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軌道貨運運能與港區運輸管制。行政院也已要求經濟部與交通部評估全面使用電動車時程。

此外,在降低有害空氣汙染物排放部分,政府將從工業製程及車用油品成分等加強管制及減量,以降低環境中苯、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及重金屬濃度,其中固定汙染源有害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草案已於今(106)年9月29日預告。
徐國勇強調,政府非常重視空汙議題,希望透過跨部會努力,中央與地方合作,全國民眾一起參與,共同對抗空汙,讓台灣的空汙問題獲得有效改善,保障民眾健康。【記者 王釋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