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辭典公布2017年代表字 「youthquake」青年震撼

牛津詞典公布2017「年度詞彙」,選出政治詞彙「youthquake」(青年震撼)這個字,它帶有正面意義,係指年輕人的行動對文化、政治、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youthquake」在2016至 2017年間的使用率大幅增加400%,可見年輕人在政治上的影響與日俱增。

youthquake在1960年代由《Vogue》雜誌編輯弗里蘭德(Diana Vreeland)創出,當時用來描述「搖擺倫敦」的青年文化,形容時裝、音樂和態度的突然轉變。

今年6月媒體報導英國國會選舉時,youthquake再度浮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成長5倍,近2年的總使用率更激增了400%;牛津辭典現在將它定義為「由年輕人的行動或影響帶起的明顯文化、政治或社會轉變」。這個字今年的使用次數,較去年大增401%。

牛津辭典發言人葛瑞斯沃(Casper Grathwohl)說,今年6月英國國會選舉,因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深受年輕人支持,年輕世代投票率激增,讓工黨的選舉結果比預期佳,對保守黨形成不小打擊,youthquake即不斷在媒體上出現,之後更可在紐西蘭、澳洲、美國和其他地方的政治評論中見到。

其他入圍的字尚有antifa(反法運動)、broflake (玻璃心男,指過分敏感或容易自覺被冒犯的人,貶義詞)、 kompromat(敗壞他人名聲的負面資料,源自俄語); 以及Milkshake Duck(奶昔鴨,指爆紅但很快被發現有不堪過往的網紅)。

負責牛津辭典新字選輯的馬丁表示,從過去相對較友善的詞彙,如bromance(兄弟情)或到較批判性的broflake(玻璃心男子)和manspreading(男子岔開腿占座),可表達出民眾開始質疑他們所看到的男性特權。【記者 郭紫怡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