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設預算達成率偏低 明年起增設退場機制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3)日在行政院會指出,過去5年每年有500億元公共建設預算在年度結束後卻未執行,除了審計部常指出缺失,立院在總預算審查時也常被提出質疑,因此請國發會協調各部會落實公共建設計畫審議、預警及退場機制,以提升整體預算效益。

國發會指出,近5年中央機關每年平均執行4,133億元的公共建設計畫,其中因流標、用地取得及天災等原因造成工程執行困難,每年平均約500億元經費沒有投入市場,年度預算達成比率約83%至91%。

國發會說明,該機制導入公共建設計畫全生命週期概念,每年篩選約40至50項重點計畫進行風險預警,並強化審議功能、計畫執行不力的退場,及公共建設先期預算重新分配等方式,以提升公共建設預算執行力及效

賴清德指出,該機制待行政院核定後自明(107)年元旦開始實施,國發會及相關部會在計畫審議階段就要嚴格落實此機制,從計畫初期開始提升公共建設的品質,以促進經濟發展。【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