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19億噸解決產業缺水 政院:南部加強節水與備援

為解決產業發展用水問題,行政院本月7日召開「排除產業投資障礙」記者會,說明全國水資源大盤點結果。行政院提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對策,預計2031年,每年可增加19億噸的供水。

經濟部表示,全國產業與民生用水沒有問題,但南部每日備用水量僅8萬噸較為吃緊。節水方面,全國降低漏水率計畫設定為2031年降為10%,南部則提前至2022年。為因應水源不均,北部將採「北水南送」由石門水庫供應新竹,南部曾文、烏山頭、南化三水庫也會互相備援。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從開源跟節流著手,且為因應水源分布不均、備援供水質量不足,政院也很重視調度與備援。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鍾朝恭解釋,增加的供水主要來自前瞻水環境計畫、自來水降低漏水率、工業用水回收再利用與農業用水效率提升這四大方向。經濟部次長龔明鑫說明,2016年自來水漏水率為16%,2031年目標是降降至10%。工業用水回收率則計畫從2016年70%提升至2031年80%。農業用水則是透過大糧倉計畫、綠色環境給付、圳路改善等,預計可年省下8億噸。

調度與備援方面,桃園新竹工業成長,用水較多,將採「北水南送」,由翡翠水庫支援新北,石門水庫支援桃園與新竹。而南部方面,曾文南化水庫聯通管工程(曾文水庫、南化水庫)與新烏山嶺隧道(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打通後,三個水庫就可相互調度、備援。針對南部用水吃緊,每日8萬噸備用水量偏低,龔明鑫表示,經濟部正評估新方案可行性,如鹿寮溪水庫更新改善、南化第二水庫及高屏大型蓄水空間等,並增加備援的伏流水,南部的自來水漏水改善工程也會加速進行。【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