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跨年夜加開班次 改變地球磁場?

中研院與中央大學研究團隊合作,自2012年底在台北監測大屯火山活動及地磁場變化。五年來意外發現,一到跨年夜數據就會出現明顯異狀,影響到火山的監測。推測與跨年夜北捷的列車行駛時所發出的「雜散電流」有關。另外,「雜散電流」流到地面太多,可能會造成軌道鋼鐵結構使用的壽命縮短。據了解,這是全球首度觀測到大眾運輸系統使得地球磁場強度改變。相關的研究結果已刊登於歐洲期刊《Terra Nova》上。

參與觀測計畫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顏宏元表示,團隊於2012年在陽明山觀測站增置了地磁場觀測儀,於每天清晨4時30分到隔天清晨1時30分。自2012年起五年間,觀測到地磁場強度改變的情形,進而影響火山監測,卻不知是何原因?

由於這種改變以每年跨年夜那天最為明顯,而且連續幾年所蒐集的資料都相同。研究團隊再比對花蓮的觀測數據,發現花蓮地磁場並無變動,進而證實了地磁場改變是來自北捷列車的營運。顏宏元主任進一步指出,跨年夜列車行駛頻繁、營運時間又長,列車行駛發出一些「雜散電流」流到地面,使得地磁場產生的變化更為劇烈。

顏宏元主任指出,「雜散電流」造成磁場強度改變,主要是北捷鐵軌供電和回流電流不均衡所造成的。捷運行駛時的強度,推算可達到2萬nT,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允許的20萬nT。「雜散電流」對民眾並沒什麼影響,但可能造成軌道鋼鐵結構的腐蝕,影響捷運的使用壽命,故建議北捷改善設計,降低洩到地面的電流,以增加使用年限。【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