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

台灣每年肝癌新增病例約11,000名,根據一項最新醫學研究發現,有近8成肝癌病患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推斷肝癌病患多數曾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由長庚醫院、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歷時3年,針對98名肝癌病患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發現,其中有76名肝癌病患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年10月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指出,研究顯示,台灣有近8成以上的肝癌病患有慢性B型、C型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而過去觀念認為肝癌是由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造成。

謝森永呼籲,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患應小心用藥並定期就醫,遵從醫師處方,千萬不可誤信偏方。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指出,馬兜鈴酸相關的藥材在國內已依法禁用,提醒民眾應尋求合格中、西醫師就醫,不可自行購買草藥或非醫療院所提供之藥品,才能有效治療疾病的效果。【記者 陳妙華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