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揆拚經濟 號召共同投資台灣

為打造我國優質投資環境,行政院長賴清德27日親自主持第一場「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會中除重申將「拚經濟」列為政府最優先工作,也揭示4大方向,包括加強公建支出的執行率、國營事業要積極投資、經濟部招商中心要化被動為主動、鼓勵企業投資台灣等。

賴清德表示,日前拜會政治前輩、接受立法委員指教或民間團體與個人建議,都期望行政團隊「拚經濟」,因此他日前於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特別將「拚經濟」列為政府最優先工作,並提出6點具體措施。其中,有一項就是要號召大家共同投資台灣,今天將針對以下幾點進行討論。

首先,在加強公共建設支出的執行率方面,賴清德指出,目前執行率僅有80%,每年約有500億元以上公共建設支出,無法如期執行完畢。政府會持續加強執行,除責成工程會就每一工程進度進行檢討,同時請國發會與工程會共同合作,使整體公共建設支出經費順利執行完畢。

其次,針對國營事業及業務發展方面,賴清德認為應提出長遠計畫、積極投資,並如期如質完成,使公司持續發展,繁榮我國經濟。此外,每項計畫都應有一位副總經理督導,並建立預警機制,在推動重要投資計畫遭逢困難時,例如來自地方民眾的意見、法令困難或跨部會協調問題,都應即早預警,使行政院及相關部會有機會盡早化解困難。

此外,會中也特別針對經濟部招商中心進行檢討,賴清德表示,去年(2016)迄今,招商5億元以上的計畫共762項,總金額高達約2兆元。但經檢討後發現,此為被動彙整的成績,因此需化被動為主動,無論自僑外、外國或是本國企業投資,皆應擬定計畫,並提供單一窗口與專人服務,解決每一項投資案的困難。賴清德責成國發會、人事行政總處以及經濟部相關單位,檢討招商中心的組成,希望未來能涵蓋內政部、金管會,也希望海選有抱負的台灣青年加入,蓬勃招商的發展。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台灣整體投資動能不足,從2000年以後逐年降低,一直到去年2016年,台灣整體投資只占GPD20.9%,是值得關注的現象。因此,政府除鼓勵台灣及國際企業投資、協助解決五缺問題外,也會提供可供投資的標的。因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已經通過,明年可望投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或「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讓企業界經由此機制投資,挹注我國經濟發展能量。對於華邦電宣布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3000多億元的投資案,以及台積電表達未來會把研發製造放在台灣,加碼投資台灣,賴揆特別表達感謝之意。【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