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華裔科學家 Luiu Qian及她的團隊,開發出由DNA(去氧核糖核酸)製造的奈米機器人。它們可以在血液中進行分揀、執行奈米力學任務,監測癌症與疾病標記,並將藥物送到目標細胞、或進行小規模腫瘤手術,為醫療帶來革命性遠景!
據外媒報導,「DNA奈米機器人」是由53個核苷酸(DNA的基礎結構單位)所組成。研究人員設計出的機器人擁有3種基本模塊:有行走的「腳」、拾取物體的「手臂」和「手」等構造,它還能辨識出預定的「卸貨處」並放下「貨物」,相關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
DNA奈米機器的腳是單鏈DNA,兩者相遇時可互補配對。當「DNA奈米機器人」的左腳與某條樁綁定時,右腳可在空中自由的飄動;等到右腳遇見附近可以配對的樁,便「黏」上去,此時,左腳就可以離開舊樁,如此由舊樁被拉到新樁上,也就是「DNA奈米機器人」前進與移動的方式。
據了解,「DNA奈米機器人」一天內大約可以對六個分子的「貨物」進行分類,若是能夠藉由機器人團隊同時工作,將可更快的完成任務。機器人每一步要花5分鐘,而每步的移動距離為6奈米,大約是人類步伐的十億分之一。Luiu Qian希望這個「DNA奈米機器人」能夠運用在人類無法抵達的微小器官上,例如血管裡。
雖然,這項研究還在基礎工程原理,卻是未來發展奈米科技的重要關鍵。這些「DNA奈米機器人」能夠擔任「送貨」(指藥物)或是回收垃圾(壞分子)的任務。如果患者體內有腫瘤,「DNA奈米機器人」可以完成定位,並在人體內展開微小的手術。杜克大學奈米科學家雷夫表示,「DNA奈米機器人」可獨立運作,也能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對此機器人的前景看好,未來的運用會相當廣泛,值得投入研發。【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