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5

故宮南院織品文化展廳開幕首展「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將於19日起隆重登場,主要展出「明代‧雙獅戲球紋地毯」及取材自明代「艾虎五毒紋回回錦」等古代織品珍寶。獅、虎、蛇、蜈蚣、壁虎、毒蠍子及蟾蜍共處一室的畫面,十分熱鬧有趣。
位於展廳入口處的明星展件「明代‧雙獅戲球紋地毯」,因「獅」與太「師」諧音,有「官祿富貴」祈福之意;加上雌雄兩獅口中銜著精美的繡球,寓意綿延子嗣的好兆頭,地毯設色隆重典雅,題材生動活潑,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織品,文化藝術價值也相當高。
帶來全新視覺體驗的明代「艾虎五毒紋回回錦」,織錦底紋圖案為三角形色塊拼接形式,取自明代流行的「水田衣」又稱百納衣,源於僧侶所穿之補丁袈裟,後人爭相仿效以求避邪,期待使用者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長,加上老虎紋飾,增添避邪之強度,趣味性極高。
本次展品還包含東南亞的紗籠織品,有典型東南亞蠟染,「印尼‧花鳥紋飾蠟染筒裙」;南亞的印度染織「人物城堡紋刺繡蓋被」及「黑地動物紋刺繡頭巾」,紋飾題材趣味十足,各具地方特色;以及西亞地區伊朗的「草綠地刺繡長衣」及「黑地刺繡頭巾」,是伊朗亞茲德地區信仰傳統祆教(Zoroastrian)族群的婦女服飾,寬鬆的刺繡上衣,搭配燈籠褲,還以刺繡長巾包覆頭部,呈現出獨特的波斯風格。
「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為南院開館的六大常設展之一,除生動呈現亞洲地區多元民族的歷史文化及風土人情外,也因織品文物特殊、需定期更換展件而饒富新意。更多展覽資訊或參觀訊息,請上「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官網或臉書查詢。【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