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部於18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第32次會議,邀請勞、資、學、政四方委員,歷經6個多小時的討論後,決議從明年元旦起,每月基本工資由21,009元調整至22,000元,調升991元,調幅4.72%;每小時基本工資由133元調整至140元。全案勞動部將陳報行政院核定。
會議自上午10時進行至下午約5時,勞資雙方各提出各項經濟數據及資料進行討論,會議中間勞資雙方帶開4次討論。勞動部長林美珠表示,勞方期待調幅超過去年(5%),但資方不接受,最後雙方聚焦在5%(約2萬2060元),第三方委員(政府、學者代表)提出2萬2000元,獲得多數委員同意才拍板。
勞方代表新竹縣總工會理事長陳福俊會後受訪表示,會中勞資雙方所提各項數據,經過一番角力,最後拍板的22K,是勞方可接受的最低數字。資方代表不滿提前離席,勞方代表則說,「雖不滿意但能接受。」
陳福俊表示,「勞方對結果不滿意,但能接受。」他認為台灣有許多基層勞工需要照顧,調高基本工資,對資方一定有影響,將增加勞健保等負擔,但企業應在管理等方式精進,不要從勞動者身上獲取利益。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表示,會前勞方訂出基本工資調漲到2萬7000元,結果拍板以2萬2000元,看起來似乎降很多,但此數據根本不符合台灣的大環境,會中資方希望調漲2.14%(約450元左右),一路退讓至調漲3.33%(約700元左右),最終由林美珠裁示調漲至2萬2千元,並非勞、資雙方滿意的結果。
勞動部表示,調整基本工資牽涉層面相當廣泛,經過與會者多階段充分交換意見,因勞資雙方始終未能達成共識,由第三方委員提出折衷建議,並再次徵詢所有委員意見,獲得大多數委員同意才拍板2萬2千元。
勞動部指出,本次每月基本工資調升至22,000元後,約有166餘萬名勞工受惠、每小時基本工資調升至140元,約有39餘萬名勞工受惠,合計約205萬勞工受影響。資方初估,雇主每年增加的成本,包括月薪薪資197.4億、時薪薪資39.3億元,加計勞保費、健保費、勞退提撥隨之成長,粗估一年高達近300億元
支出。【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