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計畫惹議 學界反彈聲浪不斷

為了強化高教競爭力,進行國際攬才和國內留才,教育部日前宣布明年啟動「玉山計畫」,將用彈性薪資作為大專院校教學與研究人員的獎勵,玉山學者最高一年可領500萬,不過全教總卻認為教育部只想用錢掩蓋高教的結構性問題。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痛批,教育部亂開藥方,且計畫決策過程一場公聽會都沒有,要求教育部不要只有銀彈攻勢,應檢討整體高教體質,提出有效對策。

張旭政表示,教育部此舉彷彿台灣的高教問題就剩下一個,錢錢錢,高教就是不斷要吸金,大學也是。對於大學因少子化面臨的問題,私校退場的問題,不見教育部拿出解決辦法。

不只全教總提出質疑,包括由年輕學者組成的台灣社會研究學會,也於網路上發起連署,擔心計畫淪為近親繁殖,要求整體檢討生師比、工作量、兼職限制等薪資結構問題,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政大教授馮建三等上百位學者都加入聲援。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計畫的給予年輕學者也有機會;玉山計畫不會只限制在單一年齡層,也不會只限在理工領域,相關領域都有機會。中間世代一定也會被考量,才不會造成一些中壯、中青具潛力的學者,沒辦法置用的情形,而且真正頂尖人才,也要薪火相傳,逐步發展。

對於部分學者指出玉山計畫有籠絡或培養特定學閥的疑慮,教育部表示,規劃一個月內將舉辦4場座談,廣聽各界意見。潘文忠強調,玉山學者的遴選非常審慎,是要留住和招攬在教學和研究最適合的頂尖人才。被核定通過的這些學者,不管國內或國外,一次給3年,3年到了可以再提出,看實質在教學和研究的表現,讓實際表現和需才來作持續的推動。【記者 林芳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