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大亂 能源市場前景難測

中東多個產油國關係急遽惡化,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酋、巴林、葉門、利比亞、馬爾地夫等經濟體指責卡達因支持恐怖主義及極端主義並破壞地區安全局勢,5日相繼宣布與卡達斷交及經濟聯繫。由於卡達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和凝析油出口國,中東地區更是原油生產重地,國際能源市場可能因此掀起波瀾。

中東地緣政治局勢升溫,一度引發外界油品供應憂慮,5日一度刺激油價飆升逾 1.5%,但分析師稱,目前原油市場整體供需偏寬鬆,所以弱化了地緣和傳統消費旺季因素,認為對油氣供應影響有限,加上美國頁岩油不停擴產,令油價恢復走軟,油價返跌。

卡達為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家,本次斷交之外交風波並未影響卡達的油氣出口,仍可利用海路輸送油氣至全球各地;5日卡達股市因中東各國與其斷交,早盤重挫逾 8%,後跌幅收斂,但收盤仍跌 7.4%;在卡達股市 19 檔成份股中,有11 檔股價跌幅在 9%~10%。

只是該事件是否會影響到OPEC的減產協議,分析師認為,所帶來的影響將屬短期;但爭議一旦升級,減產協議出現裂縫,引發卡達報復,不履行OPEC減產協議(3萬桶/天的減產份額),影響將是持續性;未來將再進一步影響來自中東,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卡達等 OPEC 成員之石油供應。【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