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台大教授郭明良團隊涉及學術論文造假一案,讓台灣在國際學術上的聲譽盡失。根據《民報》報導,國內的研究人員最近將論文投稿到《生物化學雜誌》(JBC),竟在第二次論文修訂時,被要求附上「原始資料」,甚至要出具「誠信說明」,此舉是過去未曾發生過的事,也是對投稿者的極度不信任,令許多研究人員大感意外。
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出版的電子期刊mBio上,曾刊登出一篇「生物醫學研究期刊中不當圖像重複的普遍性(The prevalence of 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ublications)」的文章,有三位美國學者檢視了1995至2014年之間,於選定的生醫相關領域期刊上,共兩萬餘篇論文,發現大約每25篇就有一篇(3.8%)出現圖片重複使用或修改的情況,並以各國學者所發表的總論文數所占比例,與有疑義的論文數所占比例來分析,台灣、中國、印度被特別列出來,是「爭議性論文之出現比例明顯偏高」的國家。
通常國際期刊投稿的流程,是由投稿者把原始實驗數據整理成有意義的統計數據和圖表,再投到想要發表的專業期刊上進行審查;國際期刊進行peer review(同儕審查),因為各研究領域的分工很細,期刊主編大都會請作者自己提供幾位建議審查名單,再從中挑選出兩位,並搭配期刊自選的一位審查委員,進行綜合性投票,沒有聽說過還要求附上原始實驗數據的,令人訝異。臺大論文造假事件,傷害的不只是臺大的校譽,連帶也影響到每位用心投入的研究人員以及國家的名譽。【記者 喬若俞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