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庭下月辯論同性婚 結果將影響法案期程

近年來「同性婚姻」議題引發社會熱議,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訂於3月24日召開憲法法庭,將針對想與男伴結婚遭拒的男同志祁家威聲請釋憲案,以及北市府提出的同婚釋憲案一併開庭,邀請專家學者當庭辯論,並同步網路直播。

媒體一度外傳,大法官會議只邀請學者專家出庭,但並未邀請聲請人。對此,司法院10日發出新聞稿澄清表示,為審理台北市政府、及男同志祁家威所提《民法》第4編親屬第2章婚姻規定「使同性別二人間不能成立法律上婚姻關係」,認有違憲疑義聲請解釋案,司法院大法官認為有言詞辯論程序,聽取聲請人、相關機關意見之必要,除了通知本案聲請人台北市政府及祁家威出庭進行言詞辯論外;相關機關部分,則請民法主管機關法務部指派代表出庭。另外,考量該案與戶政業務密切相關,亦請內政部、台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指派代表參與言詞辯論。

力挺同性婚姻的國民黨立委許毓仁表示,此次釋憲極為關鍵,結果將會為同婚的二讀定調,甚至會影響是否排進議程、專法是否會提出,也可視為執政黨在測風向,用國家最高法官的決議來背書、減低下一步的政治風險。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表示,憲法法庭召開後約一個月,就會做出釋憲,同婚「合憲的可能性很高」,接下來的問題還是在於修民法或立專法。他認為用專法解決是比較整體的,用專法不一定是歧視。【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