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創紀錄  達經濟產出3倍多

全球債台高築!據外電報導,歐、美等主要央行在準備結束低利的貨幣政策之際,其全球債務規模已激增至創紀錄的226兆美元,這等於全球年度經濟產出的3倍多。

外電引述全球資本流動追蹤機構國際金融協會﹙IIF﹚ 報告指稱,全球債務總額已增加到年度經濟產出的324%。該報告尤其強調,債務展期風險,特別針對之前借入歐元和美元等貨幣的開發中國家。調查直指,開發中國家負債規模高達到59兆美元。

據IIF計算結果顯示,2018年年底前,開發中國家經濟體共有約1.7兆美元的債務需進行再融資或償還,倘若已發達國家(歐、美)利率上升,再加上貨幣升值,其債務還本及利息支出的成本將會更高,很多國家企業將面臨難以償債之窘境

IIF表示,全球債務激增是因新興市場經濟體債務增加3兆美元,其中中國就占2兆美元,目前累計開發中國家的累計債務已高達59兆美元,這包括中國在內的累計債務約35兆美元。此外,全球企業債物及家庭債務分別也增加2.6兆美元和2兆美元。

經濟學家認為,投資者均低估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的可能性,而持續緊縮政策結果,債務展延的風險將升溫。報告還坦承,已發達國家將持續削減公共債務來去槓桿,全球債務成長速度會因此漸緩和;但,企業和開發中國家經濟體此時最可能爆發債務壓力。

報告稱,中國債務累積的速度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美國,及1991年金融危機前的日本要快速且多。光是2016年中國企業債務就激增了6600億美元,而開發中國家如美元或其他貨幣計價的債務也高達8.2兆美元,占新興市場總債務約15%。

目前已有很多國家之企業已面臨難以償債的窘境,利息保障倍數(ICR)數據更顯示,目前有償債壓力之企業已高過2010年水準。

經濟學家預估2019年利率最終會比市場要高出100到150個基點。【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