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鼓勵師生一同記錄教學現場的感動及典範,發揮教育楷模作用,教育部去年首度辦理「教育金像獎」短片徵件競賽;今年活動已開跑,徵件時間自即日起至明(106)年2月8日止,最高獎額達新臺幣10萬元,入圍可獲得獎金新臺幣5千元,凡在學學生和學校教職員都歡迎參加。
「教育金像獎」去年首度辦理,奪得學生組金像獎的逢甲大學學生羅奕鈞,得獎作品《一堂作夢的公民課》,將恩師—-新竹高商公民老師張國賓的「夢想與改造」課程拍攝成短片。羅奕鈞表示,高一便許下夢想,希望將這鼓勵自己勇敢追夢的課程拍下,協助老師推廣課程,這個獎項讓他實現夢想,透過鏡頭使更多人看見教育的希望。
教育部表示,在教育現場有許多熱血老師,是教育進步的動力,「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去年得獎作品於各級學校巡迴播映時,感動更多的人想去改變和創新。
今年「教育金像獎」已開始向各級學校師生廣徵教育短片,徵件類型音像紀錄或報導皆可,長度限15分鐘以內。參賽者組別分在學學生組、現任教職員工組,金像獎的得主可獲獎金新臺幣10萬元,入圍也可獲新臺幣5千元獎金。
此外,也設立網路最佳人氣獎,吸引網友關心教育發展,凡得到最多按讚數的作品,也能獲得新臺幣5千元獎金。得獎及入圍作品將在網路及各級學校巡迴播映。「教育金像獎」相關訊息都公布於官網(www.egfa.tw)和Facebook粉絲專頁。【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