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肺炎疫情已蔓延全球多國,中國大陸疫情慘重,大陸時評人章立凡說, 不是冠狀病毒,而是「官狀病毒」導致疫情失控和人道危機的爆發,是極權制度和官員的無能無德導致疫情不可控制。新的病毒不斷產生,新藥與疫苗的開發緩不濟急,這是一場病毒與人類防疫的競賽,人類要取得勝利的關鍵到底在哪裡?
武漢肺炎初發時,中國因為隱瞞疫情,導致重大災難, 官僚出事先遮掩,一如十七年前的SARS,中國大陸未從SARS中學到教訓。最早吹哨者李文亮醫師,被依散播謠言懲處,錯失防疫的黃金時間;而 WHO (世界衛生組)「似乎全然」聽信中國提供的數據與評估,樂觀保證中國的抗疫工作,呼籲無須限制對中國的國際旅遊跟貿易, 錯估情勢導致疫情禍延全球,恐難辭其咎。
WHO成立於1948年,任務是協調國際衛生政策,特別是針對傳染病,但70年來批評WHO 的聲音不斷。前世衛顧問克里夫特(Charles Clift)就曾在六年前的一份報告中指出,WHO過於政治化,過於官僚化,太顧慮社會和經濟的問題, WHO 的技術工作加入過多的政治考量,傷害其權威和信譽。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早已染上了「官狀病毒」,因為政治、外交、金錢的因素阻礙了全球的防疫工作。台灣多年來一直被排拒在WHO之外,對於疫情訊息未能及時清楚掌握,成為我國的防疫困境。
前疾病管制局長蘇益仁日前就在紐約時報投稿指出,在2003年抗SARS期間,因無法參加「世衛專家會議」即時掌握SARS定義修正,未對和平醫院一位無疫區旅遊史婦女列為SARS病例將其隔離,導致和平醫院爆發大規模感染的遺憾。
醫療是基本人權,根據《日內瓦條約》規定,交戰國不准射殺醫療兵,更禁止轟炸醫院,因為醫療兵是戰場上的天使,他們救治傷員不分國籍,即使是敵方的士兵,這是基於人道與人權。WHO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卻被某些主要資金捐助國所左右,違背當初成立時,不論種族、宗教、政治理念或社經地位,都能一視同仁獲得健康保護的宗旨,漠視台灣人的健康人權。
台灣與大陸的交流最為頻繁,雖然有防疫上的困境,但在此次疫情上展現非常健全的公衛體系,贏得許多國家的讚許,台灣的醫療高水準,足以對世界做出貢獻,具有不容忽視的實力。
反觀日本,在這次防疫上淪陷,讓許多人詫異不已。究其原因,除了經濟因素考量,難捨7月底將登場的奧運觀光財,加上聽信WHO的錯誤資訊,與緩慢的決策制度,以致讓疫情蔓延擴大。
中國科學家在疫情發生後一個月就將這些病毒學及臨床資料發表在國際醫學重要期刊,提供全球重要疫情資訊,展現了中國在生物科技的進步,但這卻無助於中國的防疫體系,反而被「官僚」的「官狀病毒」所擊潰。
中國大陸屢屢製造又輸出疫病,各國被迫取消到大陸的航班、發布旅行禁令、關閉邊境、包機撤僑等措施,過去中國以龐大的陸客與高消費力讓全世界趨之若鶩,如今大家避之唯恐不及。隨著疫情的升溫,各地也激發不少反中國情緒,出現不合邏輯的歧視,禍延亞裔,台灣也深受其害,全球經濟損失難以估計,更不用說難以估算的死亡人數。
世界銀行曾估計,若爆發一場全球性的傳染病,全球財富將會減少三兆多美元; 根據資誠的產業報告,中國第一季 GDP 成長率將降到 4%;《經濟學人》也評析中國稱霸機會蕩失!防疫如果沒有把「生命」與「人權」作為最優先考量,「誠實」面對疫情, 終將落得人財兩空、狼狽不堪。
比爾蓋茲早 在2015年在TED大會上就表示:「在未來短短幾年,死亡人數會超過千萬人口的原因不再是飛彈,而是病毒。」只靠世界衛生組織(WHO)負責監視傳染病是不足的,建構一個世界共同統合的全球衛生系統有其必要 。 當時他就憂心的說:「 我們還沒準備好!」
我們還沒準備好的,除了全球統合的衛生系統,人類的「誠實」與「互助團結」尤其缺乏,因此不能共享清楚透明的防疫資訊。這要靠政治人物與掌握權力者的「良心」帶領,與世界公民對於防疫的道德素養,才有可能改善現況。
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防疫以保健康是人類維繫生存的重要手段。尊重防疫專業,莫讓政治或經濟利益凌駕世界公民的健康安全,有寬容、利他和關懷的愛心,才能讓進步的高科技與醫療有發揮展現的機會,並確實運用在全人類的福祉上,「良心」與「誠實」是這次全球防疫是否能成功的關鍵,也是每個國家經濟繁榮發展的根基。(圖/NIAID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