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職人打造良心職場 在平凡中創造非凡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的目標下,怎樣讓企業和勞工都能擁有良好的工作權,公平對話,永續發展,已是全球的共識。而永續發展的前提,則是要以良心為準則。聯合國更將每年的四月五日訂定為「國際良心日」,不僅反應時代的趨勢,喚醒企業的良心,同時提醒人們行事作為若都能以良心為本,就能創造和諧共榮的社會。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認為「真正能夠支持公司的,是那些心地善良的員工。」各行各業、職人百工,越來越多人以良心作為工作的核心價值,在不同角落默默耕耘,在平凡中創造非凡;更將良心哲理化為日常行動,不僅改變自己也啟發他人成為良心實踐者。

科學教育的耕耘者 得獎達人官賢相為學生築夢

前總統蔡英文曾言:臺灣的科學和科技實力,是面對國際環境變化最關鍵的競爭力。而在科學教育的沃土上耕耘數十載的發明家官賢相,正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長期於各級學校教授科學、機器人與創意發明課程,學生從幼稚園到大學生。2010年創辦「愛科學創意館」,推廣生活化科學與實作教育。他所帶領的學生團隊多次參與國際發明競賽,累計獲得高達530面獎牌,包括198面金牌、140面銀牌、72面銅牌,以及120項特別獎,足跡遍布世界各國,為臺灣爭光無數,更是啟蒙學子未來的引路人。

2023年,官賢相經由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推薦,榮獲歐洲地區榮譽勳章委員會頒授「科學與創新」騎士榮譽勳章,成為臺灣首位獲此殊榮的發明家。然而,在這些亮眼成績背後,他也曾經歷生命低谷。34歲那年突發腦幹中風,連日常起居都需家人協助。病癒後陷入憂鬱症與病痛困擾,肩頸痠痛、骨刺與五十肩交加,加上情緒不穩與負面思維,讓他身心俱疲。

走出生命低谷 用良心點亮創意

因緣際會進入太極門練功後,官賢相的健康顯著改善後,情緒也跟著變穩定。「以前我是個拼命三郎,總是把事情提前完成」,但在太極門學到陰陽平衡的道理,他開始學著要怎麼「愛自己」,如何平衡工作跟休息。

官賢相談起生命中一段特別的經歷,2020年COVID-19疫情嚴峻時,那一年,他獲得獎牌數就有89面,比前6年合計的84面還多。他所指導的學生因為表現優異,至今超過170位獲得教育部接見。官賢相說:「師父教導弟子要學好戒壞,設定目標、按部就班、堅持到底,最後就可以完成。」官賢相最開心的是:「我實踐了對師父的承諾—要教導學生成為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

受到師父洪道子博士提倡的「國際良心日」感召,官賢相將良心融入教學。他鼓勵學生從生活中觀察人們的不便與需求,以良心為出發點創新發明,屢屢獲得國際金牌和大獎。例如,結合袖套與LED燈的「省力發光袖套」,可減輕執勤人員手臂負擔並保障夜間安全;「防倒杯墊」能套入茶杯底部,降低重心,即使行進間也不易傾倒;「多功能衣架結構」提供多樣吊掛與烘乾功能等,在生活中尋找創意的靈感。

官賢相表示,我很喜歡帶給別人快樂,而當志工讓我更快樂。

他也以國際良心志工身份參與世界之愛親善文化訪問團,去年前往中亞五國傳遞愛與和平。有智慧的明師引路,他體悟到「明智的抉擇比努力更重要」,並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培育更多具有影響力的良心人才。

尊重母親賦權:以自己的方式當媽媽  助產師陳如萍推展溫柔生產

生產有多痛?似乎言語難以形容。當媽媽看到寶寶平安誕生,卻又忘記了「痛」,母愛非常偉大。歐洲推行已久的「溫柔生產」,近年也在臺灣推廣,許多知名女藝人紛紛選擇以這種更人性化的方式,包括水中生產、在家生產等,來迎接新生命。

堅信「生產是自然健康的過程」、「產婦不應被當作病人」理念的資深助產師陳如萍,多年來也不遺餘力,推動孕婦在友善多元溫柔生產的照護模式下,由助產師協助生產。2023、2024年她接連獲得衛福部醫院優良臨床教師及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資深助產人員獎等榮譽,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女性擁有生產自主權。

靜心傾聽準媽媽的聲音  紓解孕期與生產壓力

「生產是件很自然的事,但孕婦時常自己嚇自己,或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造成莫名恐懼及害怕。」陳如萍表示,「溫柔生產」主要是在喚醒每位產婦與生俱來的本能。生產的方式不一定得躺在床上、打著點滴、打無痛分娩等,透過「溫柔生產」協助產婦有正向的生產經驗,自信歡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對未來的育兒及家庭有非常大的影響。

陳如萍談到,助產師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全面的照護,也是她用良心守護新生命誕生的準則。她的職責就是陪伴孕婦,喚起孕婦自信心,相信自己真的能克服痛感;透過溝通與說明,讓準爸媽了解生產環節與選擇,共同做出最適合的決定。尤其,她在太極門練功多年,平時藉由打坐、讓心安定的功夫,靜心傾聽產婦的不安與需求,因為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支持,不少產婦產前產後很容易得憂鬱症。
 

以良心與智慧 守護新生命誕生

透過34年臨床工作經驗,以及在太極門修練身心的智慧,陳如萍用包容心理解每位準媽媽的狀況,減少產科醫師的工作壓力。

有位媽媽因第一胎經驗而心生恐懼,多年後,才懷第二胎。陳如萍耐心陪伴與引導,助其緩解疼痛、重拾信心。曾經有產婦生產完,很開心地告訴她:「我覺得我好棒哦!以前都沒有想過,我可以完成這樣的事情。」陳如萍用良心從事溫柔生產的工作,讓產婦在愛與尊重中迎接新生命;為臺灣生產文化注入暖流,引動社會對生產本質的重新思考,讓她有滿滿的成就感。

護理師古雪梅用愛與願力 陪伴患者走過幽谷

2025年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身體與心理健康、長期照顧與臨終關懷成為重要課題。在醫療場域最需要耐心與同理心的洗腎中心,資深護理師古雪梅默默耕耘了33年。她不只為病人處理血液透析,更像一位貼心的家人,陪伴無數腎友走過生命幽谷。她說:「看到腎友們經歷生老病死、緣起緣滅,更要幫助他們擁有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

她曾照顧一位在臺灣無親無故的腎友,當對方因肺部問題送急診時,緊急聯絡人竟寫著「古雪梅」的名字。她接獲通知後立即前往協助,從醫療決策、繳費、聘請看護,古雪梅主動聯絡其遠在日本的姊姊,甚至為他發起募款和祝禱,幫助他渡過難關。後來更幫助這對姊弟重建聯繫,化解多年心結。腎友的姊姊深深感激古雪梅對她弟弟長年的照顧。

以陰陽智慧圓滿照護人生終程

太極門師父曾告訴弟子:「救人的方法越多越好。」這句話深植古雪梅心中。她不僅致力病人身體的照護,更學習「安寧共照」,引導病人與家屬道謝、道愛、道歉與道別,減少遺憾,圓滿人生。

有位洗腎阿公因癌症末期,疼痛難忍,情緒低落。古雪梅不僅陪伴止痛,更關心他的心願。得知阿公對家鄉旗山香蕉園的思念後,她安排與子女溝通後,協助完成這趟回鄉之旅,讓子女們得以表達對阿公的愛。她體會到:「在醫療的極限下,愛與完成心願是減緩疼痛的最好解藥。」

古雪梅表示,從前自己容易緊張,膽小又沒自信;練功後學會轉念,以勇敢、感恩、歡喜心處事,讓她能傾聽、接納別人的想法,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緊急遷移洗腎中心的挑戰中,面對病人、家屬、同事、接送司機等多方需求,她靈活運用太極門所學陰陽智慧,逐一協調與安排,讓轉移作業在一週內順利完成。

古雪梅回顧護理職涯,「愛與良心是我工作中的養分;每日感恩與祈福給我正能量。」這份來自太極門的心法與智慧,讓她在醫療職場既柔軟又堅強,為病患撐起溫暖的生命光圈。

五顆星攤商陳玉嬌 傳統市場的幸福守門人

在桃園中壢的傳統市場,有一處人氣攤位「阿嬌の柑仔店」。攤主陳玉嬌販售日本進口食品、香菇、小魚乾、蝦仁等雜貨,還有臺灣鄉下的梅干菜、桔子醬,以及自家製作的鹹蛋等客家手工食材。種類繁多、品質好,價格公道。她的攤位2023年獲得桃園市政府所舉辦的上好攤評比生鮮食材組的「金賞獎」,並多次入選經濟部所舉辦的樂活名攤評比的「五顆星」。

陳玉嬌說:「自己不敢吃的食品絕對不販售。」這是她自2014年響應「良心時代運動」後許下的良心願行。老主顧還會主動對其他客人說:「我在阿嬌這邊買東西已經很多年了,阿嬌都幫我們做產品把關,東西都很ok、吃得也很安心。」她感恩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教導弟子凡事秉持良心行事,因為對商品品質的堅持與把關,所以坦蕩無憂。

樂活學習數位行銷 用良心守護飲食安全

陳玉嬌回憶第一次到太極門時,看到年長師兄姊開心唱跳、滿臉幸福,讓她心生嚮往。入門練功之後,長年早起和生活繁忙造成的腸胃不適,也改善了,連事事挑剔的個性也變得溫和。以前孩子幫忙做家事不合她意,她不僅大聲斥責,還會要求重做。現在她學會先深呼吸,穩住情緒,再加上讚美與感謝,親子關係大幅改善。

65歲時,陳玉嬌報名桃園市政府數位行銷課程,學習拍攝商品、架設網站與Google表單,提供宅配、刷卡、行動支付服務,如何吸引年輕族群。她還設計食譜與顧客分享,如朋友般親切互動。她說:「師父教我們『活到老,學到老』,我真的去做了。」

練好氣、轉好運,讓陳玉嬌身心健康、家庭和樂、生意強強滾,還連連獲獎。她說:「即使只是在市場一隅,我也要用良心把關,讓大家吃得安心又幸福。」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