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心,是人類天生本然的善心,能辨別是非善惡,是行動的根本,更是改變的力量。響應第六屆聯合國國際良心日,台、歐、美等世界各地推出各種慶祝活動;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等民間團體於今(2025)年4月5日舉辦線上慶祝活動「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帶領世界之愛親善文化訪問團,於4月初前往維也納慶祝國際良心日,同時舉辦AWC五十周年慶祝活動。親訪團隨後造訪奧地利與德國多個城市,透過音樂演奏、歌唱、舞蹈等形式傳遞愛與和平的理念,跨國文化交流凝聚良心的力量。
有鑑於國際情勢與地球環境持續惡化,攸關人類生存的危機一觸即發,2014年洪道子博士帶領AWC、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良心時代運動」,在全球倡導良心文化,帶動一股良心旋風,至今已獲得200國人士響應,2018年4月5日開始,洪博士與多國駐聯合國大使召開十多場會議,共同促成聯合國大會於2019年通過「用愛與良心促進和平文化」決議文,並宣告每年4月5日為「國際良心日」。
良心是行動的根本
4月5日「國際良心日」慶祝活動「用愛與良心改變世界」,來自不同背景的分享者以真實故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良心,內容涵蓋良心教育、飲食選擇、環境保護與人際互動,強調良心行動對個人、社會乃至地球的深遠影響,並傳遞共同的訊息:「良心,是行動的根本,是改變的力量。」
良心時代運動發起人暨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致詞表示,「國際良心日」的精神,是讓世人回歸內心深處的指南針,分辨真假、對錯、好壞,懷抱希望的能量,激發行動力,鼓勵世界公民一起透過倡議與行動,創造世人福祉,彰顯人性的價值,團結共好。洪博士也鼓勵每一個人能每天靜心五分鐘,發送善念為自己、為家人、為世界祈福;同時也反思自己的作為是否遵循良心的指引,止惡行善,提醒自己每天持之以恆地落實良心願力,鼓勵周遭的親朋好友,乃至廣大的世人,以良心善行的正能量來實踐愛與和平之志。「只要世界公民團結一心,懷抱正向希望,天天都是『良心日』,以實際行動共同拯救瀕臨崩潰世界。」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因為人類科技太發達,變成優勢族群,卻無法約束自己,最後造成地球的重大災難。全球氣候變遷是人類有史以來所面臨最大的災難,只要溫度上升2℃到3℃,整個氣候都會失控,這樣一個失控不是人類有辦法承擔的,人類可以撐到2050年是奇蹟。他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科技,真正的關鍵在良心,也要了解良心是什麼,並落實在工作上;良心是人與萬物、地球、宇宙的關係,要把宇宙的良心找回來,有了良心,就知道如何約束自己,就會找到答案。
前外交部長簡又新表示,環境是被人破壞的,所以要從人的行為開始改變,必須要有意識的提升。教育是所有一切的根本,保護、保育的方法很多,不是很難,但如果沒有進入狀況是做不了的,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如果台灣與世界能夠做得好,是整個人類的心理狀態與文明程度的提升。
良心是改變的力量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盧明俊表示,環境教育的核心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良心的實踐。透過良心意識到地球的資源有限,人們有責任為下一代保護這片土地。面對環境污染、氣候變遷等問題,不能僅考慮短期利益,要思考長遠影響,應以良心為指引落實環境教育。真正的環保行動,不僅來自法律約束,更源於每個人內心的道德選擇,從減少浪費、節能減碳,到推動綠色科技,每一個選擇都關乎人們的未來。
宜蘭大學環工系教授兼系主任張章堂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分享「農林廢棄物轉為生物質能與土壤改良劑開發技術」。他表示,農林廢棄物含木本、草本科,如果沒有好好再利用,就會亂燒,產生空氣污染問題;建議可以做自然碳匯、循環經濟或能源。而台灣的生質能量是很可觀的,可以把生質廢棄物氣化發電,液體可以當木醋液使用,固體可以當生物碳,也可以儲能,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生生不息產生能源,並產生綠電效益。除了發電,也可作為土壤改良劑當肥料,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反應,促進生態多樣性。
消防署與高雄國際航空站災害搶救諮詢顧問、陸軍官校化學系助理教授暨交通大學環境工程所博士劉明哲提出三項良心防災建言:第一、災難應變三要領:「保持鎮定不驚慌」、「安全、隔離、通報」、「認識災害發展階段:減災、整備、應變與復原」;第二、以良心科技因應極端氣候威脅,只有在平衡科技發展與心靈安定的前提下,才能重啟萬物生機,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健康成長;第三、以良心真愛促進和平,避戰止戰。他祈願用良心穩定世局,用智慧化解災害危機。
良心是一切的答案
台灣友善米食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金保認為,為減緩暖化可從日常飲食兩項原則做起:一是「吃在地的」,減少食物運輸碳排;二是「吃當季的」,降低對能源的依賴。他強調,改變必須從良心出發,唯有內心真正認同、願意行動,才能養成持續的好習慣。
新竹市高峰國小校長何信煒13年來帶領三所學校獲47項全國大獎,致力於以教育扎根良心與品德。他強調孝順應及時,透過清明節與客家文化提醒師生行孝不能等,也在教師晨會推廣聯合國「國際良心日」理念,鼓勵教師以良心為原則,培育具責任感的學生。他強調,AI再進步,品格教育仍需老師的身教、言教,讓每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經營逾10年的悅音阿甲休閒農場,以自然農法耕作,不施肥、不噴藥,致力於愛護大自然。農場除提供農產品,也對外開放推動食農教育,分享與自然共生的理念。農場女主人月英認為環境惡化源於人類過度慾望,應減少塑膠等污染源,回歸簡單生活。農場活動亦堅持使用可回收物品,儘量不製造垃圾,實踐對地球友善的生活方式。
新北市永吉國小老師曾綉娟提到該校舉辦的「真人圖書館」特別活動,邀請杜邦亞太區總監鄭允豪與六年級學生分享他的成長經歷與職場使命。鄭允豪談到如何以良心為出發點,推動永續發展與企業責任。他鼓勵孩子們保持好奇心、勇敢嘗試,並強調「真正的成功不只是個人成就,而是對世界的貢獻」。
團結正向一心 天天都是良心日
林瑞紋在一場「良心壽司」的分享活動中指出,人應該要有良心,無論從事哪一行業,只要每個人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社會將更和諧,不必擔心黑心食品或詐騙橫行。林瑞紋也分享,加入太極門後明白修行是從生活中不斷修正自我,她學會控制情緒,克服長達10年的憂鬱與恐慌症,與家人的關係也更加和諧。透過讓心安靜的方法,她能以平和心態面對生活挑戰,生活變得更有笑聲與溫暖。
每天為150人準備餐點的麗寶,堅持食材新鮮、衛生把關,從多次清洗蔬菜、熱水消毒餐具,到細心處理幼兒適合吞嚥的食材切工,處處展現用心。她將幼兒園師生視為家人,用愛心與歡喜煮每一道菜,孩子們甚至為了吃她煮的飯堅持上學,滷味與親手熬煮醬汁的水餃深受喜愛,幾乎餐餐吃光,廚餘桶形同虛設。麗寶不求回報,只憑良心做事,讓她成為孩子心中最受歡迎的「魔法廚師」。
葉星和因通曉西班牙文,有機會赴南美留學。他分享,太極門師父教導弟子把握身邊緣份,他在秘魯真誠待人,竟受邀體驗當地家庭生活7日,臨別時對方跟他說:「你在秘魯有一個家了。」讓他深刻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與善緣。
鼓勵世人良心願力改變世界
今年4月初,洪道子博士帶領來自5國的數十位國際志工,組成世界之愛親善文化訪問團前往維也納,邀請4國前元首、多位部長、王室成員,以及各國大使、非政府組織成員等百餘人共同慶祝國際良心日,同時舉辦聯合國NGO AWC五十周年慶祝活動。千里達及托巴哥前總統代表AWC主席Rene Wadlow博士頒發「全球和平貢獻獎」予洪道子博士。活動中,除了邀請前元首、部長參與論壇發表,邀請大使鳴鐘許下愛與和平心願,也感謝各界支持並推動「國際希望日」。
親訪團造訪奧地利與德國多個城市,以音樂演奏、歌唱、舞蹈等形式傳遞良心、愛與和平的理念,與當地遊客互動交流,並邀請連署《國際良心日宣言》及《世界願力日宣言》,鼓舞世人在自身生活中以實際行動改變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家庭醫學醫生Wolfgang J. Margraf和女兒一起連署宣言後表示,人們看起來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不僅要思考自由與愛,更重要的是付諸行動。他認為親訪團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而且每個人都應該為此努力。
奧地利與德國是音樂之國,擁有深厚的音樂文化底蘊,由志工組成的世界之愛和平管絃樂團,將充滿愛與和平的音樂送給世人。連串的音樂饗宴讓來自巴伐利亞的Steffi很感動,她表示,要愛,不要戰爭。每個人都須要努力提升自己,把內心的和平傳遞到外在世界。
太極門弟子承和體會到,每個人只要送出好心好念,就會收到許多良善的回饋。年輕志工庭昱表示,每個人的心中都懷抱著對愛與和平的渴望,這股力量不僅能引導社會朝著更善良、更有愛的方向前進,也能在混亂與冷漠中帶來平衡,讓人重新感受到希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