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年已是第六度還稅於民的新加坡,與新加坡財政部估計政府可維持收支大致平衡的情況至2030年。又回頭看看台灣國債鐘數字,以及難以收支平衡的財政狀況,忍不住想問,新加坡能,為什麼台灣不能?稅收超徵還民繼新加坡為緩解民生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壓力,向每戶家庭發放800新加坡元(台幣2萬)購物券後,美國也傳出在川普上台後所成立的效率部,因大查貪腐、刪減不必要的支出,計畫將省下來的錢,普發7800萬戶的納稅家庭,估計每戶約可拿到5000美元(台幣16.4萬)。
幾日前賴總統才表示稅收將用在社會投資,包含0到6歲孩童國家一起養、高中職免學費和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推動長照3.0與百億癌症基金。然而,立委賴士葆卻表示這些項目,都已經編列在年度預算中。看起來,財政部說不清楚稅收超徵去向,欺騙總統,欺騙人民,政府若拒絕還錢於民,恐難令人民心服!稅收超徵背後有嚴重的財政紀律與貪腐問題、有自肥的專案預算、沒有法源的稅務獎勵金,徵越多獎金越多,令人質疑是標準的貪腐一條龍?
迄今居高不下的國債鐘,已讓好幾位財政部長的超徵還債說,遭現實飆高的國債打臉!既然,稅收超徵還債說禁不起國債鐘檢視,那麼,近4年超徵高達1兆8700多億的天文數字,錢到底哪裡去了?說不清楚的稅收超徵去向,讓稅收超徵彷彿成了超坑,坑殺人民點滴的血汗!依《預算法》第25條,除法定預算外,不得動用或處分公有財物,若有違反,就應依《民法》無因管理或侵權行為的規定返還人民。依此,稅收超徵還給人民,於法有據。
此外,同法第59條規定「超收應一律解庫,不得逕行坐抵或挪移墊用。」弔詭的是,除了賴總統的社會投資說外,立委傅崐萁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是否普發1萬元?卓院長表示可以用特別條例、特別預算,用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卓院長的回答,恰好說明特別條例、特別預算,並非法定預算,既然不是法定預算,立法院就無法監督。稅收超徵,儼然成了政府背後的小金庫嗎?
無庸置疑,國家是否能穩健永續發展,與落實財政紀律密不可分。108年4月公布實施的財政紀律法,旨在嚴格控制政府的歲入與歲出,並取得平衡。但從失去監督的鉅額稅收超徵,與依然超過6兆元的國債,如何讓人民相信財政紀律法不是擺好看?
看看今年已是第六度還稅於民的新加坡,與新加坡財政部估計政府可維持收支大致平衡的情況至2030年。又回頭看看台灣逐年增加的國債鐘數字,以及難以收支平衡的財政狀況,台灣應學習新加坡財政管理,還稅於民外,還可平衡國家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