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揭強制執行之謬 誰為弱勢族群留生路

 

超哥打人躍登熱門新聞,短時間內恐怕還有一番爭吵;另一則社會新聞,經濟壓垮想不開!驚傳高雄「一家五口」人倫悲劇。一則為了餐廳的好吃與否大打出手,另一則是經濟拮倨,生活困頓,不得已辭世,儼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戲碼,嘲弄當下諷刺現實。

少子化,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低薪,高房價,養兒不易的議題,再次響起。對此,政府似乎毫無作為,一切交由自然法則,適者生存演繹著多少經濟缺口下無助的生活。如果必要時有人伸出援手,或許能化悲劇為喜劇!

孟子有云,「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如今背道而馳,功利大於一切,錦上添花人人愛,雪中送炭幾人聞。其中公家機關對風氣的影響絕對有帶頭的作用,以前不管落實與否,至少禮義廉恥還掛在嘴邊,書本、課堂上,就算八股也不能免俗。而今道義放兩旁,唯利是圖的態度,某些特定機構尤為明顯。

基隆陳青旭為了1萬八千塊的交通罰款,房子差點被拍賣。沒有監察院的糾正,看不出行政執行署執意拍賣的態度有多堅決。一張補拍房字封條的照片露了餡,甚至詆毀陳青旭酒駕的假新聞紛紛出籠,足見其為達拍賣之目的,已是無所不用其極,即使違法亦在所不惜。

一個長年在外領日薪的打工仔,因為不識字的媽媽而漏掉房子將被拍賣的訊息。千錯萬錯都是不識字惹的禍,如果不識字是一種罪,這懲罰會不會太沉重。想問的是,罰款的通知管道是否真的盡善盡美,能不能有效的溝通或體會當事人的難處,一味的管收與強制手段,只怕愈演愈烈,斷了某些人的求生之路。

有錢的人銀行巴不得將能運用的錢都借給您,詢問貸款的電話接都接不完;沒錢的人,門都沒有,不是數倍利息就是百般刁難。惡性循環的結果,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不平現象。高雄五口之家的無奈與不得已,絕對值得理解與同情,然而,新聞背後,除了嘆息,又激起多少漣漪。

歐美先進國家也是大大的訝異台灣政府不人道、無人權,尤其是台灣還被誇是一個民主、法治、自由、幸福的國家,沒想到台灣稅制還是停在戒嚴時期,稅官有如古時東廠的錦衣衛,可以到處查稅、追稅,課到或追到稅可以領獎金、開錯稅單不用處罰。很不幸的訴願多半是無效的,再告上行政法院, 94%是人民敗訴,最後再被限制出境、凍結財產的手段壓制,人民尋求救援的路再被封了,以致於人民要求稅改的聲浪愈來愈大!

國外有不為獲取利潤,而是解決社會中沉痾已久貧困問題的窮人銀行,台灣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合法討債集團。對弱勢族群的態度,野蠻或文明,不點自明。面對少子化的國安問題,政府應拿出最大的解決誠意,為弱勢族群留生路,那麼民主、法治、人權俱足,那台灣還需要人民大力的推動法稅改革嗎?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