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低薪 高房價 物價高漲等已成國人民生問題的魔咒

 

低薪(全台多達184萬勞動人口、月薪未滿3萬),高房價,物價高漲等,皆是造成年輕人不婚,台灣生育率逐年下降之因,媒體報導: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國人買房平均須近十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這是未來賴總統需面臨及解決國人民生問題的責任。

內政部公布統計,112年第3季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86倍,季增0.04倍,年增0.06倍,增加幅度略趨緩,不過全國民眾要買房,平均仍要將近十年不吃不喝,壓力仍沉重。而房貸指數也破表,全國只剩3縣市(屏東縣、嘉義縣、基隆市)房貸負擔率低於3成是國人合理負擔範圍,其他縣市房貸負擔率介於3-4成之間,新北市、台中市負擔率逾5成,台北市高達67%,近7成薪資須繳房貸。

台灣貧富懸殊,有錢人最喜歡投資的就是買土地建房,而土地是愈陳愈香,買賣土地賺很大,實際繳的稅很少,是自古至今一本萬利的買賣,筆者曾碰到一位有錢人士,因他的祖輩是土財主,買地建屋,現在他們家族,光是收房租一年收入就上千萬,這是我們低層勞工望塵莫及的。

而能解決高房價的問題與土地正義有關,在總統大選前,財經專家謝金河在今周刊一篇文章中提到,台灣最大的不公義是土地,把按照公告現值課稅,修憲為土地按市價課稅,土地崩跌,自然房價跟著跌,房價會大漲是土地成本推升的最大原因,在一坪500萬,甚至是上千萬的土地上蓋房子,試想平均一坪房價成本會到多少?

低薪,高房價,物價高漲等二十幾年來似乎已成魔咒,我們人民既期待又茫然,期待買房不再是沉重負擔,不再遙遙無期的茫然。

謝金河表示,房價高漲與成本有關,房價大漲是來自土地成本的推升,因此要實現土地正義,一方面要廣建社會住宅,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課稅,因為台灣的有錢人賺的大錢,多半都是從土地增值而來。他指出,台灣的土地税制是按照平均地權觀念,讓土地漲價歸公,由於土地課稅不是按照交易市價,而是按照公告現值,但公告現值與市價有很大差距,導致買賣土地賺很大,但實際繳稅很少。

他呼籲,新政府一上任應立即修憲,透過改變國父平均地權條例、土地按市價課稅,如此一來土地價格很快會崩跌,房價也會跟著下修,「要實現土地正義,第一步要從土地下手,否則都只是喊假的!」但是最核心的是要從土地課稅開始,或許直接實施土地按市價課稅影響太大了,可以在公告現值與市價依擁有土地年份決定一個平均折衷的計算公式,一來不違背國父的平均地權,二來也不讓地價與房價崩跌。總之,政府本就應兼顧人民的人權,進而再修改稅制,鼓勵人民敢婚、敢生、敢養,解決少子化與老人化等問題,希望真正解決低薪 高房價 物價高漲等民生問題的魔咒。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