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林光炫表示,91年監察院指出侯寬仁偵辦太極門案有八大違法,但在法務部及檢察署官官相護下,竟然不了了之。而監察院也沒有堅持依法、依職權再追究下去。98年監察院也對國稅局提出7大違法,如果監察院和法務部、財政部不要官官相護,給予應有的懲罰,太極門案件早就應該獲得解決。這就是兩公約和憲法要規定加害者必須要懲處,被害者才能得到有效救濟。呼籲監察院明知太極門含冤,應依法、依職權出手懲戒這些違法官員,彰顯人權,並督促相關人員依法撤銷所有違法稅單,歸還太極門師徒修行預定地,還太極門師徒清白與公道。
台灣北社理事陳逸南指出,太極門的稅本來不該產生,帳戶內僅61萬元,卻被捏造變成32億,國稅局還說稅單開出不能收回,因為人民不能挑戰公權力,只能去訴願、行政訴訟。當初的違法不實起訴書經最高法院判決廢棄,國稅局怎能拿來當課稅的證據?他呼籲,世界公民日,請官員發揮應有的良心。
中華武術總會理事長黃鯤忠指出,從70幾年到82年,武術、氣功界和政府討論稅的議題,都說武術界是免稅,為什麼太極門還收到稅單?如果稅單站不住腳,國家就應撤銷!且國稅局開的六年違法稅單已經有五年更正為零,為什麼81年的稅單不撤銷?太極門案,法律已經很清楚了,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就在於人。公務員身在公門是最好修行的,要把掌握的權力用在照顧百姓還是戕害百姓?全在公僕一念之間。
政府有責平反迫害案件 否則人民用選票翻轉
前臺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邱榮舉指出,無論太極門、彭百顯、逢甲大學創辦人等,都曾經歷政治整肅迫害,需要轉型正義平反。太極門案經許多有良心的專家學者解析,並站出來揭發與聲援,但政府假裝聽不到,司法改革應該是目前重點中的重點。解嚴至今,威權時期整肅的餘毒還殘留,政府部門卻換湯不換藥,仍有許多不公不義發生,政府應將這些尚未平反的案子,在半年左右都處理完畢,否則用選票翻轉。
太平洋日報社長張寶樂表示,每一任政府執政時都說司法改革、轉型正義,結果都把正義轉了型。太極門不是為財產,是為了尊嚴,沒漏稅,國家卻一直用漏稅冠上罪名,太極門不是為了少數人的人權,因為如果不去爭取,後面很多人就會受害,站出來是為了讓當政者知道,不要繼續去害別人,人民會站在把關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