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人權日 傳唱自由人權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於7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白鴿廣場舉辦「2024年世界人權日典禮」,總統賴清德、文化部長李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石樸、立法委員張雅琳、政治受難者前輩陳顯宗、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約120人出席。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於7日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白鴿廣場舉辦「2024年世界人權日典禮」,總統賴清德、文化部長李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石樸、立法委員張雅琳、政治受難者前輩陳顯宗、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約120人出席。
找個悠閒的下午,來杯咖啡再配上一本好書,靜靜地窩在沙發裡閱讀,這種閒情逸致,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根本不切實際。「現在是便利的時代,孩子在閱讀網路資訊跟紙本書上,耐心跟使用習慣的確不同。
與臺灣淵源深厚的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 M.E.P.)自11月30日至2025年7月5日將舉辦亞洲地標樂高積木大展(Destination Asie, un voyage missionnaire en briques LEGO),在駐法國代
國立臺灣美術館年度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在國美館101展覽室展出。展覽由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邱誌勇及國美館助理研究員賴駿杰共同策劃,匯集來自國內外12位(組)藝術家,以多元創作方式,探討在科技繁盛且迅猛發展的時代中,人類的意識應如何獲得解放等深刻問題。
雲門舞集10月底攜舞作《十三聲》、《毛月亮》前進北美,展開美加9城13場巡演,其中唯3場《毛月亮》演出於加東時間11月28日至30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藝術廣場梅松納夫劇院(Théâtre Maisonneuve)舉行,是該作的北美首演。
由教育部主辦最大規模的國際學生設計比賽「2024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結果揭曉!我國學生表現優異,不僅勇奪賽事最高榮譽「年度大獎」,更一手包辦「產品設計類」與「數位動畫類」的金獎與銀獎,共43件作品獲獎項肯定,展現臺灣學子傑出的設計實力。
文化部「西藏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至今邁入第10年,今年特別邀請尼泊爾的天籟美聲「瓊英卓瑪」與臺灣享譽國際的「優人神鼓」攜手合作,於26、27兩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推出「天籟鼓韻」音樂會,以純淨梵音訴說西藏宗教文化的智慧與慈悲,以鼓聲帶來滌蕩心靈的震撼樂章,結合動靜之間精妙的覺知轉換,帶給觀
雲門舞集11月23、24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大學紐曼表演藝術中心,演出《十三聲》北美巡演最後場次,2天演出吸引大批當地藝術愛好者到場支持,現場氣氛熱烈。謝幕時觀眾皆報以長時間掌聲,足以肯定雲門舞集在國際舞台上的藝術成就和文化影響力。
臺灣藝術家董陽孜的大型書法創作《對話》(Dialogue),於美東時間11月21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盛大揭幕,這也是董陽孜在美國的首次大展。
象徵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的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於美東時間11月20日舉辦頒獎典禮,由楊双子執筆、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獲得翻譯文學類最高獎項,也是首度有臺灣文學作品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