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和,一個沒有原則、只知仰承上意的財經官僚,在其任內,國家平白損失了五百多億稅收……。」將來,歷史如果這樣評價現任財政部長張盛和,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在朝野立委拳腳相向中, 6月25日於立法院院會表決通過國民黨版證所稅修正案,紛擾了一年多的證所稅案終於暫告一段落。修正版取消了台股8500點「天險」,散戶免徵證所稅;2015年起出售股票10億元以上的大戶,課稅方式以設算為主、核實為輔,超過10億元的部分才課徵0.1%的證所稅。
隔天,台股上演慶祝行情,大漲了135點。然而,話說從頭,從3月政府宣布復徵證所稅後,台灣的財經情勢「悶」到不行!在3至7月證所稅修法期間,台股市值憑空蒸發了2.22兆,今年初以來,股市成交量更是每下愈況,台股宛如一灘死水。更糟的是,原本預期的上百億的證所稅,一毛錢也沒收到,還倒賠了500多億的證交稅!
當初,在社會一片質疑聲中,接替劉憶如上台的張盛和是這麼說的:「證所稅就像登陸月球,先登陸再說」、「先求有,再求好」。這「先求有,再求好」的結果是國家稅收損失慘重,股民和企業哀鴻遍野,還有監察院於今年4月發的一紙「糾正」,痛批「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
然而,對於監察院的糾正,張盛和卻是一付老神在在,先是在4月17日強硬表示「證所稅仍未到檢討時機」。之後,馬英九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證所稅可以檢討」,張盛和於是改口「希望制度實施滿1年後,再提出檢討」,也就是最快也要到年底才會進行「檢討」。
不料,4月30日主計處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3.26%,一口氣腰斬成1.54%,跌破眾人眼鏡!眼看經濟情勢「悶」到不行了,行政院匆匆忙忙端出振興景氣方案,「修正證所稅」赫然在列。馬總統也表明證所稅要「修而不廢」,張盛和接著又立刻改口說要馬上檢討並修改,態度變得無比「積極」。但在面對立委要求他為證所稅政策失當道歉時,張盛和依舊態度強硬,甚至高聲表示「無歉可道」!
張盛和掌管國家財政,放任國家稅收流失500多億,而沒有任何作為。眾所週知,復徵證所稅並不是他所提出來的政策,但卻是在他手中執行的。張盛和不只錯在「死不認錯」,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原則」,即使心知肚明政策錯了,凡事仰承上意就對了,即便政策要改弦更張,也是等到長官態度改變了再說,千萬別「多嘴」強出頭。
像張盛和之流的政務官,在馬政府裡所在多有。當然,這跟馬英九的剛愎自用的個性有關,馬總統一向不喜歡「有主見」的下屬,也很難聽進別人的建議,久經官場的張盛和,想必也深知這一點:官要做得久,就得對長官「有耳無嘴」,至於是不是真的對國家好,干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