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關門第三週 參議院12度否決撥款案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三週,政治僵局持續升溫。參議院22日晚間針對一項臨時撥款法案進行表決,最終以48票贊成、50票反對的結果,第12度否決恢復政府運作的提案,使全國約80萬名聯邦員工依舊陷於無薪停工的困境中。

這項法案原可暫時維持聯邦政府的運作至11月中旬,為國會爭取時間談判年度預算。然而,當前共和黨主張「乾淨版」短期法案,把支出延至 11 月 21 日,民主黨要求同步延長《平價醫療法》保費抵減,形成僵局。

目前,關門影響已遍及全國多個部門。國家公園與博物館部分暫時關閉,稅務服務與簽證審理進度明顯延宕,航空安全署(TSA)與聯邦航空總署(FAA)的部分員工雖被要求持續上班,但因無法領薪,士氣低落。美國商會警告,若關門持續超過一個月,將對旅遊、航空及中小企業造成實質打擊。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雙方皆無意示弱,短期內難有突破。若休會拖到 11 月 5 日,美國政府停擺將超過 2018 至 2019 年 35 天歷史高點,成為近十年最久的一次。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預測,若停擺持續至11月,將拖累本季美國GDP增長約0.2個百分點,並削弱市場信心。多數民調顯示,民眾對國會處理預算的信任度跌至新低,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兩黨都應為政府關門負責」。【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