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主辦的「卡爾·威廉·弗里克獎(Karl Wilhelm Fricke Award)」,自2017年起,每年挑選對推動轉型正義有貢獻的個人或組織,頒發獎項給予肯定。今(2020)年國家人權博物館榮獲「特別獎(Special Award)」,顯示人權館推動人權與民主教育的貢獻獲得國際肯定。
第4屆卡爾·威廉·弗里克「主獎」由致力於對抗獨裁政權的德國作家/導演/電影製片人弗雷亞·克里爾(Freya Klier)獲得;「特別獎」由臺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德國的倡議團體Initiativgruppe Lager Mühlberg e.V.(ILM)及德國的「馬丁·路德·金-非暴力和公民勇氣中心」獲獎。
「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執行長卡明斯基表示,臺灣在轉型正義領域是德國強而有力的重要夥伴,即便雙方各自經歷的獨裁統治不盡相同,但有許多方面可以相互學習。
駐德國臺北代表處大使謝志偉指出,轉型正義的任務是讓黑暗重返光明,我們應勿讓類似事件一再重演,授獎當日正是中國六四大屠殺31周年前夕,這個獎項的頒發更是一種強烈表態。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表示,人權館成立兩年來不僅透過典藏研究、展示教育、連結外部資源等方式,開拓不同族群觀眾,更積極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國際良知遺址聯盟(ICSC)等國際人權組織交流合作,此次獲獎表示已獲得國際夥伴的肯定,將鼓舞全體同仁持續努力。去(2019)年人權館不但與德國史塔西檔案局簽署轉型正義合作意向書,更肩負起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在臺灣成立後的各項運作工作。作為亞洲第一座以國家層級、在威權統治不義遺址上打造的人權博物館,將致力於保存過去的傷痕歷史、聚焦當代議題與弱勢處境,亦將持續推動國內外人權發展。【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