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救地球 吳欽智從心看人生

一提到「堅若磐石」,立刻聯想到華碩。在十倍速時代,研發無疑企業的心臟,擔任華碩技術長的吳欽智,置身電子科技業四十多年,堪稱國內IC設計先驅,本身歷經不少峰迴路轉的過程,相當於見證台灣電子科技發展史,如今他對科技有更深的體悟。

堅若磐石 逆勢衝出的黑馬

電子科技業一直是台灣經濟發展希望之所在。2013年全球電腦業出貨量,傳出年衰退約一成, 導致2013年電子業成交值在台股的占比,從以往的七成跌到不到五成。幸好2014年消費電子展前,電子股成交值比重新站回到75%以上,進入反轉的轉折點。2013年一片逆勢中,華碩猶如一匹黑馬快速往上衝。華碩自2012年在平板市場成功搶下一席,2013年持續創造新紀錄,全年合併營收4633.03億元,年增3.26%。展望2014年,法人預期華碩今年營收將年增一成。 根據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科特指出,企業進行變革的第一步,是建立足夠的急迫感,逆勢的環境,雖是企業最大的難題,卻也是推動改革的最佳時刻。對此,走過大風大浪的吳欽智體會更深,「外在環境起伏的速度,早已超出經驗之外,你只有隨時做好準備,才有能力面對大浪」。

逆境管理 看見科技新趨勢

時常擔任技術研發先鋒的吳欽智,承受的壓力很大,不只影響到一個企業,甚至是國家的發展。翻開台灣半導體產業史,能自一片荒蕪中起步,到今天晶圓代工世界第一、IC晶片設計世界第二,吳欽智功不可没,他是南加大材料科學博士,曾在美國知名企業工作長達12年。 1987年,40歲的吳欽智應宏碁集團施董事長之邀回國,並和兩位合夥人創立揚智科技,為臺灣早期投入IC設計領域的公司。揚智科技於1999年上櫃時,每股股價曾高達270多元,隔年卻因主要營收來源電腦晶片組競爭激烈,揚智科技首度出現虧損。不過2001年第三季就開始轉虧為盈,靠筆記型電腦的晶片組產品重新穩住市場地位。僅一年的時間,揚智經歷猶如雲霄飛車的起伏。嗅到數位影音市場興起的新戰場,揚智早在1994年便投入DVD播放晶片組,在2002至2004年間是當時全世界最大DVD播放機製造商-LG的最大晶片供應商,讓經營領域更寛廣。吳欽智談到:「過去我們太專注在個人電腦的領域,DVD晶片組的翻身告訴我們,現在除了要專注,眼光還要更open。」美國策略顧問馬丁曾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許多公司未能充分利用新機會,是因為他們仍然盡全力利用舊機會。吳欽智直言:「揚智的轉機,正是因為掌握新機會的來臨。」身為掌舵者的吳欽智回憶當時心情,「我只擔心大家失去了信心。」

人生低谷 泰然處之不執著

在吳欽智領導之下,揚智員工從早期數十人擴展至1200餘人,年營業額逾80億元。2004年卻遭逢巨變,當時吳欽智身兼揚智董事長及總經理,卻未被事先告知,法人大股東基於經營策略的考量,某個週末決定將所有股權移轉給揚智的最大競爭者,隔週週一股市開盤,迅速完成轉讓手續。吳欽智面對近17年經營的心血頓時成空,所培養的子弟兵,都將重新被改造,經營規模在短短半年內即被縮減至原來的三分之一,所有苦心經營的產品線也全部被砍,遭受很大的衝擊。 吳欽智一直把員工當家人,創業多年個人持股始終維持在1.5%,員工持股則從初期的10%,到上市前超過40%。一夕之間,名利轉成空,許多人都為他抱屈!吳欽智坦然面對,「若沒有在太極門練功十餘年的基礎,其實無法輕易通過這個考驗,在師父的教誨及引領下,自己的人生智慧漸增,名利看淡,了解人生要追求更大的意義及目的。」吳欽智的專業與氣度受人尊重,立刻被邀請到華碩擔任技術長。回歸技術本位,看的東西更廣、更有趣。吳欽智說:「人生不用太執著做什麼事,重要的是把你該做的事做好,每個角色都很重要。」他以感恩的心看待人生的順逆境遇。「當初若沒有施振榮先生邀我回國的機緣,就沒有機會在台灣創造一番事業,經歷並參與臺灣高科技業的崛起及興衰,更沒有機會認識太極門,調養自己的身心。」

良心對談 救地球的科技使命

科技人外表風光,卻往往與熬夜、暴肝聯想在一起。然而,三年級的吳欽智氣色紅潤,臉上露出微笑,好像看到一尊歡喜彌勒佛。二十多年來,他保持天天練氣養生的習慣,經常飛到海外出差,抵達台灣時往往是凌晨五、六點,他回家換洗一下,一大早照常到公司上班,好體力連年輕同仁都自嘆不如。 從基層工程師做起的吳欽智,很清楚基層的辛苦,也走過高峰的挑戰。他談到太極門師父洪道子博士教導弟子太極陰陽智慧,一再指出科技與心靈平衡的重要性。讓吳欽智對科技業有了新的使命感,「我們已無法再走回到工業革命前的老路,但身為科技人,這是我們的社會良心與責任,要用『對的科技』來挽救地球,除了盡力減緩地球暖化速度,不製造會破壞環境的產品,也不選用會嚴重破壞環境的供應商,更要竭盡心力來發展新的科技與產品,來扭轉地球的暖化。」 吳欽智指出許多企業都強調「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科技對我們生活的世界到底做了多大的改變?他感嘆短短三、四十年的工業化,如今台灣已找不到一條清徹的河流。地球維持恆溫已幾十萬年,工業化卻讓地表溫度在近一百年內約上升了0.85度C;再上升一、兩度,可能地球就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智慧型手機讓許多人成為低頭族,家人間不再有太多的溝通。吳欽智強調:「還給我們後代子孫一個更適合人類居住的地球及生活方式。」簡單幾句話,道出對大自然的尊重,以及對後代子孫的愛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