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偶戲團「無獨有偶工作室」將於26、27日在德國柏林Ufafabrik國際文化中心演出2天,有別於歷史悠久的德國懸絲偶戲,「無獨有偶」劇團的特色偶劇,將展現台灣現代偶劇內涵,讓德國民眾認識不同面向的台灣,26日首演當天,駐德國代表處亦將廣邀駐地貴賓前往欣賞,體驗台灣特色文化。...
文教

史博館為提升台灣藝文能量的國際能見度,為此特別與桃園機場公司合作,6日起在第二航廈入境大廳,推出「遊於玉—A journey into Sanyu's Wonderland」展覽,以史博館的經典館藏常玉畫作為主,擷取其畫作極具個人色彩畫風的元素,透過創意轉化為文創商品的形式,...
大學招聯會在15日公布考招新制,108學年度起,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大學校系最多僅能在學測5考科中選4科,作為檢定、篩選、採計及比序的科目,並就所選的4科中另訂科目組合級分,不得再使用5科總級分。因是降低考生壓力,所以公布後生效,現今高一生適用此新制。且108學年度起學測改為選考制...

國美術館即日至7月9日推出2017數位藝術創作「行‧觀‧遊‧居-互動虛擬水墨創作展」。本次展出作品同時結合傳統水墨畫及數位科技的元素,將宋朝畫家郭熙的《畫論》所提,傳統山水畫「可行、可觀、可遊、可居」概念傳化為沉浸式體驗,帶來全新的感受,歡迎民眾來館體驗。
「行‧觀‧遊‧居-...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為紀念1951年5月17日首批登上「火燒島」的政治受難者,今年將在5月17日再度邀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重返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並結合音樂、戲劇、木雕及歷史文物展,舉辦綠島人權藝術季「再見 火燒島」人權紀念活動,多元呈現過去政治受難者的歷史。
...

國立臺灣美術館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訂定之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與爭議性歷史:在博物館敘述難以言說的故事」以及響應文化部主軸「記憶的缺角:不易說的秘密在博物館」,推出「臺灣。藝術印記」系列活動,邀請民眾由藝術的視角重新探尋「記憶的缺角」。
18日(四)...

虛擬實境(VR)技術發展快速,成為新一波的科技趨勢,在教育應用更具有龐大潛力。因應虛擬實境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教育部12日起在臺北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首度舉辦「VR教育創新論壇」,展開為期3天的活動。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未來將透過「高教深耕計畫」,希望5年內,至少要有50%...

5月11日起為期三日的第28屆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創新科技展在吉隆坡國際會議展覽中心(KLCC)舉辦。今年共有24個國家共襄盛舉,約1000件作品參展。台灣表現優異、成果豐碩,共獲得42金47銀15銅及5個特別獎,在參展的24國家中僅次於馬來西亞,排名第2。
...

綠島風光明媚,卻隱匿著一段難忘的人權歷史。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為紀念白色恐怖時期在此受難的台灣人權鬥士們,即日起至8月7日止,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入境大廳,以巨幅文化櫥窗,透過影片、文物和立體模型,向世人述說台灣從威權走向自由民主的漫漫人權路,歡迎世界各地朋友前往綠島深度參觀體驗。...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即將與美國暢銷作家詹姆斯‧派特森合作撰寫人生第一部驚悚小說「消失的總統」(The President is Missing),該書預計在2018年6月上市。
向來對立的兩大出版商,克諾夫與利特爾布朗公司難得首次攜手合作,宣稱此書將為讀者獻上獨一無二、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