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31日在東京舉行,雙方於晚間發表新聞稿,同意定期召開此會議,以增進彼此的互信關係,但最受矚目的「沖之鳥」議題,仍是雙方各自表述,毫無交集,日方在新聞稿中更是隻字不提。亞東關係協會副秘書長周學佑1日表示,雖然雙方同意儘速再開會討論,但漁業單位仍會告知沖之鳥依舊是高風險地區。
雙方依序就漁業合作、海上搜救合作、海洋科技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會議結束後發布新聞稿指出,台日基於雙方共識,同意每年召開一次「台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會議」,明年第二屆會議將在台北召開,另外依據需要可在雙方同意下,就個別議題召開工作小組會議。在「沖之鳥」議題方面,我代表團主張我漁船有權在「沖之鳥」海域作業,抗議日方扣捕我東聖吉16號等,並盼索回該漁船遭日方沒收的保證金;日方則重申擁有「沖之鳥」專屬經濟海域立場,雙方各自表述,毫無交集。
周學佑表示,此次會議台日雙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架設溝通平台,成功的建立長期且全面的制度化協商機制,對台日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漁民關心是否能到沖之鳥捕魚作業,他則表示,各國片面主張執法的情況都有,漁業署會告知漁民沖之鳥目前還是高風險地區,日本仍會去執法,漁民若赴沖之鳥作業仍有風險。
不過周學佑強調,我方代表在會議上也向日本提出,在沖之鳥法律定位未有定論前,日方不得主張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另外,針對東聖吉16號漁船要求日方道歉並歸還保證金一事,周學佑表示,我方代表有提出交涉,但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目前仍存有岐見。他希望各界能用更長期、更宏觀角度去看此次會議後的正面進展。
對此結果,讓聞訊的漁會痛斥日方:說這什麼鬼話!日方堅持200海浬經濟海域,那試問漁民要在哪裡捕魚?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表示,從以前到現在爭議一直都沒結果,原本期待這次能達成一些共識,沒想到還是沒有,全世界沒有人能同意日本主張的經濟海域,日本自詡為大國,更應該遵守規範,否則將被國際唾棄,期望政府能繼續努力,捍衛漁權,讓漁民能有安全、不受干擾的作業環境。【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