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治危機未解 新總理上任27天閃辭

法國總理勒克努籌組的新內閣,原定6日舉行首場內閣會議,孰料,一早勒克努居然召開記者會,宣布辭職。

法國總理勒克努表示,「各個政黨的立場仍舊一樣,除了我是願意妥協的立場,其他的政黨都想要其他政黨全面接受他們的方案。」

法國政壇再度陷入震盪。新任總理僅上任27天便宣布請辭,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再度突顯總統與國會之間的權力僵局,也使法國未來政策推動蒙上陰影。

根據法國總統府聲明,總理於7日晚間正式提出辭呈,理由是「國會缺乏穩定多數,施政難以推進」。總統在短暫磋商後接受其辭職,並強調將盡快任命新任總理,以維持政府正常運作。然而,外界普遍認為,總理的閃電下台,實為執政黨長期內部分歧與反對派強力掣肘的結果。

消息傳出後,巴黎金融市場一度出現震盪,歐元短線走弱,顯示政局不穩對經濟信心的衝擊。多家媒體指出,總理任期不足一個月便倉促下台,創下法國第五共和史上最短命紀錄之一。反對黨領袖更趁勢批評總統「缺乏領導力」,並要求立即解散國會重新選舉。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危機源自法國國會選舉後的懸峙局面。執政黨未能掌握過半席次,被迫依賴不同派系妥協組閣。雖然新總理曾承諾「跨黨派合作」,但在實際推動稅改與社會福利法案時屢遭否決,導致施政陷入癱瘓。面對國會一再否決關鍵法案,總理深感無力,最終選擇辭職。

法國輿論普遍對政治僵局表示不滿。民眾受訪時直言,無論誰上台都應「先顧好經濟與民生」,而不是陷於黨派鬥爭。近期民調顯示,高達六成法國人認為政府失去效率,對政治人物普遍缺乏信任。

歐盟方面對此發展亦高度關注。布魯塞爾官員擔憂,法國作為歐盟核心國之一,政局長期不穩可能影響區域經濟合作與安全政策。德國政府則呼籲法國盡快恢復政治穩定,強調「歐洲需要一個堅定的巴黎」。

目前外界關注焦點落在總統將提名誰接任總理。有消息指出,可能人選包括前財長、資深外交官以及幾位地方首長,總統傾向挑選具跨黨派聲望者,以修補與國會的裂痕。不過,多數觀察家認為,無論新總理是誰,若國會結構不變,政治危機恐難以真正化解。【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