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計總處8日公布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連續3個月下滑,年增率1.37%,創逾4年最低。主計總處表示,國際原物料價格下滑、新台幣升值等因素,有助於減輕物價上漲壓力,物價情勢穩定且CPI漲幅將逐季收斂。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之前物價漲幅較大,主要天候因素導致水果價格高漲,近期水果漲幅縮小,加上去年端午節在6月,基期相對較高,使得6月CPI年增率續創逾4年最低。
7月初颱風丹娜絲來襲,時序進入颱風季,若後續釀成豪雨災情,可能推升物價。天候因素是影響CPI的重要因素,不過,去年7月也有颱風,加上去年基期已高,今年CPI料將逐季收斂。
曹志弘表示,國際局勢不確定性高,全球終端需求走疲,國際原物料價格呈現下滑趨勢,加上5、6月新台幣強勁升值,6月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年減10.35%,反映新台幣升值的結果。
曹志弘指出,6月新台幣計價進口物價指數創57個月來最大跌幅,內銷品物價指數年減6.94%,由於內銷品下跌,有助國內廠商從原物料到中間投入的各階段生產成本下滑,紓緩商品類價格上漲壓力,換言之,第4季價格可望更平穩。
核心CPI呈現同樣趨勢,6月核心CPI年增率收斂至1.47%,已連續15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
曹志弘,物價趨於平穩,外食費漲幅仍達3.44%,房租上漲2.3%,民眾經常購買的品項,價格大多還是走升,民眾可能對物價上漲的感受依舊深刻。
主計總處統計資料指出,外食費已連續8個月漲幅大於3%,6月漲幅略低於5月,房租也沒有再突破前幾個月的高點。
曹志弘認為,今年4月未調漲電價,外食業者營運成本相對可控,在房租方面,先前上漲推力來自於整體物價及住宅維修費漲幅較高,現今物價情勢穩定,住宅維修費漲幅先前一度大於3%,現在收斂至2%以下,研判後續房租、外食漲勢不至於再明顯擴大。
展望7月物價走勢,有很大機率維持在2%以下,今年第3、4季CPI可望持續收斂。【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