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賴清德今天(26日)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時表示,2025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41號演習」,和「2025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賴清德強調,保衛台灣從來不只是國軍的責任,也是全民意志的展現,唯有全民有感、全體參與,全民防衛才能發揮最大力量。
賴清德表示,從2024年宣布在總統府成立3個委員會,已經滿1年。委員會先後進行桌上推演及實地演練,檢視政府和民間團體之間的協調、整合與應變能力;驗證台灣面對天然災害,或各種極端情況的應對和動員能力。最近行政院提出了「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其中1,500億元,將用於提升國家韌性、強化國土防衛能力。例如:強化海岸巡防設施設備、增添無人載具、提升軍民資通作業環境韌性與設備效能、建構軍民共同圖像監偵能力,以及改善重要防護設施等等。
賴清德指出,在實地驗證部分,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即將展開。2025年「漢光41號演習」期間,也將進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漢光演習著重國軍的演訓,而城鎮韌性演習,著重整合非軍事部門對緊急事件的應變,透過軍民協力,展現國家團結的意志,提升台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2025年7月是「國家團結月」,要讓台灣社會透過實際的演練,扎根「有準備、更安全」的意識,更要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
在「漢光41號演習」方面,期間從2025年7月9日到18日,為期10天9夜,國軍部隊將落實「實戰化訓練」要求,驗證重點包括:灰色地帶侵擾應處;快速反應備戰部署;戰略溝通運作機制;動員部隊戰力恢復;重層縱深防禦部署;新式裝備作戰效能;精進後勤支援能量;軍民整合協調運作。
而「2025城鎮韌性演習」方面,從2025年4月10日開始,已經在連江縣、花蓮縣、基隆市、新竹市、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以及嘉義市等8個縣市陸續舉行。接下來7月15日到17日,將在台中市、台南市和台北市舉行3場演習,將選定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實作,並在周邊行政區域開設配售站、急救站及救濟站。同時,全國22個縣市也將同步進行防空避難與民防演練,全面驗證中央和地方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協同應變能力。
賴清德強調,將透過預告、系統性演練,以及跨部門實地演作,讓全民都能清楚瞭解,當危機和挑戰來臨時,如何串聯各自的角色,發揮最大的力量來共同應對。保衛台灣從來不只是國軍的責任,也是全民意志的展現,除了戰力堅強的國軍,也需要維護秩序的警察,搶救生命的消防醫護人員,以及全體國民的齊心協力。
最後,賴清德表示,藉這個機會要感謝全聯董事長、顧問林敏雄,全聯也會有門市加入7月的城鎮韌性演習。這也代表每一份力量,都是串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此外,這陣子許多國人都在討論防災避難包,也和家人一起認識住家附近的避難地點,熟悉疏散路線等等,顯示國人清 楚知道要防範於未然,有準備更安全,從心理建設到具體規劃,都是應對天然災害,或各種極端情境的最好準備,唯有全民有感、全體參與,全民防衛才能發揮最大力量,展現台灣社會臨危不亂、協同運作的精神和韌性。【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